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经理人看中国

银行业开放与利率市场化

《职业经理人周刊》

   从1993年确立利率市场化的政策目标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渐呈现加速趋势。加入世贸之后,为了推进金融开放,利率市场化进程更是进入了小步快跑阶段,每隔一两年就会推出一项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措施。近期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每一项措施的推出,都意味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发展又进一步。比如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期,同业拆借和回购利率的放开促进了银行间同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外币存贷款利率的放开,则促进了外汇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住房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扩展,促进了住房信贷市场的差别化发展和规模扩张。

利率市场化进程已“四去三”

从实践看,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在银行间市场上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同业市场实现利率自由化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实施了一条清晰的“同业——外币——(本币)贷款——(本币)存款”四步走市场化路径。

从2000年9月大额外币(300万美元或等值外币以上)存款和贷款利率放开开始,到2003年7月外币市场利率自由化基本完成。海外金融机构由于习惯和成本核算考虑,对小额存款通常不付息甚至收取账户管理费,因此对外币存款实行存款利率上限管理,在正常状况下对利率自由定价并无实质影响。

从2004年中国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开始,到2013年7月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人民币贷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至此,中国利率市场化“四步走”的进程走完了第三步,只剩下存款市场化最后一步。

即使是存款利率自由化,中国也已走完了大半的路程:同业大额存款利率早在1999年就实现了自由化存款下限已于2004年10月放开。

同步发展的市场开放与利率自由化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从目标提出到同业市场利率市场化,基本建立耗时6年;外币市场利率市场化耗时3年;从 1998年贷款开始实行浮动算起人民币贷款市场化基本完成耗时16年。人民币存款自由化,如从大额存款协议开启算起至今已耗时14年,能否在1-2年内完全实现自由化至今仍是个未知数。

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开放是同一硬币的两面。同业市场利率自由化意味着银行间市场投资机构多元化的发展,外币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外汇业务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本币利率市场化则意味着贷款市场的开放,小贷公司等专业放贷机构的发展促进了贷款利率的自由化。

但出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保护银行安全的目的,中国银行业的本币业务对外仍然是有限开放。对内则仅是开放了风险相对较高的贷款业务存款业务,民资要参与吸收公众资金的存款业务只能村镇银行等小微银行一种形式。贷款业务开放度明显要大于存款业务,各种类型的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典当机构等实际上都在从事着放贷业务。存款利率未市场化意味着银行的存款业务开放有限,银行仍然独享稳定、低廉的资金来源仍然受政府保护。

浮动定价将成未来贷款定价主流

贷款利率市场化后,贷款定价体系将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均会得到发展。从国际经验看,以市场基准利率加点的定价方式将成为未来定价的主流。

贷款利率取消下限后,贷款利率已实现了完全的市场化,银企双方就借贷利率可以自由定价。货币当局既然取消了对贷款利率的管制,那么现行贷款定价中的通用条款“按国家政策调整”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以往贷款定价虽然也有向上的较高浮动空间,但几乎所有的贷款定价基准都是政策基准利率基准利率起着定价“锚”的作用。贷款定价完全放开后,基准利率将不再存在。从国际经验看,能够反映银行业资金平均成本的同业市场利率将成为贷款定价的基准,比如国际上通用的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加成方式。

在浮动利率情况下,贷款利率波动性并不一定会很大。从国际经验和中国自身历程看,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的波动性比现有民间借贷的利率要稳定——同时也能反映资金市场情况,如6月中“钱荒”时期Shibor异动。因此在以Shibor作为定价基准的情况下,贷款市场利率的波动反而可能减少,信贷市场的稳定性反而会上升。

央行就取消利率下限答记者问时,指出从市场基础看经过多年的建设培育,Shibor已成为企业债券、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的重要基准;从调控能力看,货币政策向金融市场各类产品传导的渠道也已较为畅通。可以预见,Shibor作为定价基准将由现有的同业市场、债券市场扩张到信贷市场等其它金融市场。

银企双方的财务约束均有加强

由于存款保护,银行可以一直享有低成本和稳定的资金来源。贷款利率下限未取消前,在资金紧张或资金需求旺盛的经济繁荣时期,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获取巨额利润;在资金宽松或资金需求不旺的经济低迷时期,贷款利率下限又保证了银行收益的稳定。

当前正处在经济底部徘徊时期,经济低迷的趋势仍将在较长时期内延续,此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显然对银行利差和利润有压缩作用。央行在经济低迷趋势明确的前提下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显然带有压缩银行多年来持续过高盈利的政策意图,也是促使银行改善经营能力,发挥当前社会巨量存量资金的效益。

中国银行体系以大银行主导,在大银行主导的总分行制银行体系下银行天生是“嫌平爱富”偏爱“伴大款”的。无论是资产还是负债业务,在与银行的打交道中大企业都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贷款利率放开后,大企业的贷款利率必然有下行的趋势,导致银行利差缩小。这就要求银行重新定位自身的客户结构,并加强贷款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对企业财务部门来说,贷款利率市场化首次使他们需要综合考虑资金价格和银行服务。不同银行的不同贷款利率,反映了不同的银行服务水平;企业需要的服务差异也会使银行给出不同的资金价格。

货币调控方式将转变

与西方国家间接调控的模式不同,中国对货币利率的调控是直接对银行借贷利率进行定价干预,西方国家通常只是对银行和央行之间的资金利率进行调控或对银行间资金市场上的利率进行干预。虽然中外对货币调控的目标最终都要落实在货币市场上如债券市场上的各种利率水平、信贷利率和规模、货币数量等,但中外在调控手段和着力点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现代信用体系下,央行创造出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信用货币。由央行和商业银行体系创造出的不同层次货币共同构成了供给给金融和实体经济各部门使用的通货。在西方国家,央行的货币调控通常只针对与自己直接打交道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货币信贷等不同类型资金市场上的利率,则完全取决于资金供求状况和风险变动。

由于中国货币当局直接调控利率的基础已不存在,信贷规模直接控制的必要性也不复存在。过去由于利差受到保护,商业银行总有扩张的冲动;而在利率自由定价下,银行在信贷扩张中需要综合平衡规模和价格的关系。未来货币当局对信贷直接调控的基础和必要性都发生了改变,银行同业市场将成为调控的直接对象。

银行体系赢利短期将微受冲击

在取消利率下限后,议价能力强的企业必然会得到较低的利率。在资金较为充裕的情况下,市场整体利率水平必定下降。前期发生在货币市场的 “钱荒”实际上是一种伪现象。某些银行因前期在同业业务和表外业务发展方面过度激进,导致期限过度错配;在央行加强监管和热钱退出带来的资金突然收缩的情况下,冒进银行的风险上升导致资金利率快速上升。货币市场的这种异动也反映了中国货币市场深度不够和运行不成熟的现状。在中国整体货币过度充裕的情况下,资金紧张只能是结构性和局部,否则在央行仅表态和发布货币当局对资金格局的判断而并无实质放松动作的情况下,资金利率不会自动缓和。

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看,流动性格局一直比较平稳。“钱荒”时期3月期和6月期流动性水平的逆向变动,明显就是市场运行不完善,结构存在缺陷的结果(做市商体系还不能对市场流动性产生主导影响)。整体上趋向下降的利差水平,则表明央行关于流动性整体充裕判断的正确性。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会带来各种资金利率水平或多或少下降、银行利差被压缩,但企业整体财务成本将下降。由于银行指数基本决定了市场整体走势,股市短期或面临下行压力,债市却有着正面支撑。

来源:FT中文网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