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商业评论

商业模式如何引领企业进步?

《职业经理人周刊》
   核心观点摘要:

    1、商业模式与企业的关系:

    创新性的企业实践,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相反。真正创新的商业模式无不带有不可预估性,能够描述清楚的商业模式,大多是平庸的“模仿式创新”,潜力有限。商业模式的创新才会带动企业的进步,甚至不可思议的进步。

    2、商业模式的本质: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实现收入的逻辑,或精确地说,实现收入的战略及手段。将这个问题界定清楚,就是商业模式清晰化;企业的发展就是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通过及时调整企业的商业模式,推动企业与时俱进地达成收入目标。

    3、商业模式的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是在诸多要素“缺乏参照、缺乏数据、缺乏条件”基础上的不合常理的创新。没有一种创新不是存在“不可理解、无法论证、难以预测”的因素----没有了这些,商业模式创新、产品的创新,都是是平庸的幌子。

    商业模式的魅力与魅惑

    商业模式作为独立概念成为中国商界显学,风险投资(VC)与新经济创业潮的推动是关键。在《赢在中国》赛场上,当马云、俞敏洪、史玉柱等商界大佬问创业者: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的时候,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这些人在创立自己企业的时候,并没有规划清晰的商业模式,甚至都还没有把商业模式作为口头禅。

    乔布斯在创造iPod时,没有考虑这么复杂,他要为“音乐迷”(他本人就是)创造一款时尚的大容量(容纳5000首乐曲----多么疯狂的想法)的音乐播放器。即使在创造iTunes时,他也只是想要提供一个合法的、低成本的正版音乐下载渠道----因为当时市场上没有这样的平台,就像马云做淘宝网时发明了诚信通、支付宝(支付宝创造了第三方支付新产业),都是被逼出来的创新,而不是创立阿里巴巴时就有的商业模式。

    提示这个被人忽略的现象是想说明以下与商业模式有关的错误观念:1)商业模式描述不清晰,说明项目不靠谱,不会成功;2)商业模式是企业竞争决胜的关键要素;3)好的商业计划书是获得风投青睐的法宝。

    当年在历届《赢在中国》上侃侃而谈的优胜者,如今并没诞生一个新的阿里巴巴、脑白金、新东方的迹象,最早复制Groupon模式的第一季《赢在中国》十二强选手任春雷创办的团宝网,2年净亏损近4亿元后正处于生死边缘。

    这并不是说商业模式没有价值,而是借这个事实厘清中国商界对商业模式认知的基本概念:商业模式反映企业的经营逻辑,但并不一定要先“估量”清楚商业模式,然后才能做出好企业。能够从任何一个成功企业里分析总结出一个商业模式,但并非依靠一个商业模式造就了一个成功企业,这两者完全不是对等的逻辑关系。

    不是有个好的商业模式,甚至包括VC所谓的关键是投人(好的团队),公司就一定会成功,关键成功要素(KSF)从来没有所有企业都通用的单一及组合要素如商业模式、定位等概念,商业模式只是企业关键成功要素里的因素之一。

    累计亏损近5亿美金的Groupon能实现IPO,成为市值比肩Google的互联网公司,为何亏损4亿人民币的团宝网要倒下呢?显然不是两者商业模式有不同,或中国团购市场太小,也不能说团宝先烧钱后盈利的经营模式犯了天条,甚至不是管理水平的差异,更不是投资人有眼无珠,只能说中国团购“时运不济”:2011年中国概念股遭到大规模狙击,加上Groupon上市后股价疲软,对于A2C(美国至中国)式的商业模式复制型企业,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失去兴趣,一个业绩阴晴不定的Groupon就够投资者烦心的了。

    重要的现实是,创新性的企业实践,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相反。真正创新的商业模式无不带有不可预估性,能够描述清楚的商业模式,大多是平庸的“模仿式创新”,潜力有限。商业模式的创新才会带动企业的进步,甚至不可思议的进步。

    除了市值5000亿美金、现金贮备800多亿美金、富可敌国的苹果,谷歌、亚马逊、Salesforce等创新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依靠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推动着企业的持续发展。

    我们也不能因为市场波动,就将商业模式打入废纸篓。商业模式的理论因新经济(互联网)而成为显学,但商业模式在所有行业都在发挥“增长加速器”的作用,那些敢于打破行业领导者的垄断及其商业模式的企业,正在成为产业格局的新生力量。

    Amazon的电子阅读产业链对传统出版产业链的改造,不仅出版社与Amazon实现电子出版的利益分成模式,个人作者也可以绕过传统的出版社、书店在Amazon系统上实现个人出版,内容的创新带动Kindle电子书与KindleFire平板电脑迅速实现硬件销量的暴增。

   宣称与Amazon相同商业模式的盛大文学,由于内容仅限于网络文学,受众面过窄,盛大的电子阅读器Bambook(锦书)的销量不温不火,而偏重硬件的汉王电纸书,由于缺乏电子阅读内容的支持,加上错误的产品价格定位,正陷入巨大的亏损之中。

    商业模式存在“橘逾淮则为枳”的现实问题,说明即使相同商业模式也需要商业环境、企业资源、经营战略的支撑。Salesforce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没有重新发明CRM(客户关系管理),只是让CRM从SAP、ORACLE等巨头的垄断中,变成任何企业都可以低成本获得的管理工具,大幅降低管理软件的使用门槛。Salesforce创导的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已风行全球,在中国落地依然困难重重。

    商业模式的魅力与魅惑同样巨大而真实,这需要我们从更加科学、务实的角度解剖商业模式这个“魔方”究竟与企业是一个怎样的关系,既不要神话化,也不要妖魔化,而是真实地厘清商业模式与企业发展、企业进步的关系。

    商业模式的本质及驱动企业增长的关键要素

    商业模式的定义流派甚多,有些商业模式的观点或是玄而又玄,如利益相关者动态合约结构(魏祎、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或是无所不包,如实现客户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企业经营要素整合系统)(李振勇《商道逻辑》),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商业模式新时代》)等。

    这些商业模式观点都有自己的逻辑结构,成一家之言,但总体来说将商业模式凌驾于企业战略、运营管理之上,甚至提出先有商业模式后有企业、商业模式是最高竞争力等偏激论点。这样将商业模式无限拔高、泛化、神化,只会让商业模式变成中国商界总喜欢抓的救命稻草,最后迷失企业成败之本,在模式崇拜中走向企业的覆灭。

    企业成败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商业模式、定位、创意、传播等各种被神化的单一经营要素,商业模式也不是企业竞争的终极武器,企业成败及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一种多要素的动态组合,每个成功企业的组合结构、要素优先性都不同,说某个单一或组合要素是所有企业成败、争胜的武器,不符合千百万成败企业的经营现实。同样的要素、同样的组合,对A企业是制胜关键,对B企业可能是毒药,如Groupon与团宝案例所显示的。

    我们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一个部分,或者可以这样说,企业战略是围绕商业模式对经营价值链的整合。在这个概念框架内,商业模式要解决的是企业战略最核心的问题:企业收入从何而来?这个命题包括以下细分课题:①为什么收入可以由此而不是由彼产生(价值定位或利基定位),②收入来源的规模、结构及费效比,③实现收入的关键活动、渠道、支持要素是什么,④以及将收入结构与成本结构对勘后产生的盈利结构,⑤最后是由此组合而成的企业商业模式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可持续性。

    企业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供应链、外部协作资源等都是企业成功的必要元素,但这些要素不应放入商业模式的理论框架之中,否则商业模式就会无所不包,反而失去了商业模式“锐利锋芒”(即核心价值):企业收入的实现逻辑。

    我们认为,企业实现收入的逻辑是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企业发展各阶段都是最核心的要素,对这个问题发生迷失或误判,才是企业胜败的转折点,而企业管理、治理结构、营销管理等在这个问题面前,都是优先级略后的运营要素。

    苏宁电器最近宣称要向“全商品”企业转型,引起市场热议,即苏宁这个品牌不再与电器这个品类挂接,而是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超级卖场,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门店),我们称之为苏宁的沃尔玛化。苏宁新战略的核心问题,就是苏宁商业模式的再定义,即苏宁实现收入的手段再次发生巨变,这与利益相关者关系不大、也谈不上客户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就是企业收入模式的变化。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实现收入的逻辑,或精确地说,实现收入的战略及手段。将这个问题界定清楚,就是商业模式清晰化;企业的发展就是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通过及时调整企业的商业模式,推动企业与时俱进地达成收入目标。

    2010年,面对京东、新蛋等电商的快速崛起,业内在讨论家电连锁企业苏宁、国美要不要进军电商。有论点认为网购消费者“门店看货、网上下单”的消费模式,如果苏宁、国美电商化,可能会导致门店消费者转变为网上购物者,这样实际上未必会增加总体销售额,只是同一消费者购买渠道的改变。甚至总结为,不做电商,是等死;做电商,是找死。站在中国商业环境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分岔口,传统的门店运营商应该如何选择,这就涉及到商业模式的改变或再造。

    本人发表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1年第3期的《强势渠道商的电子商务战略路径》中明确指出:京东的快速崛起已经证明,制造商挡不住网购平台低价销货的诱惑,渠道商自然明白,与其让别人挖自己墙角,不如让挖走的墙角仍然在自己的仓库里。家电强势渠道商抛开思想顾虑,全心全力进军电子商务后,京东、新蛋等网购家电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受到真正有威胁的挑战。

    2011年苏宁电商业务苏宁易购实现59亿元,比2010年的10亿元增长近6倍,实体门店苏宁电器的销售收入为938亿元,比2010年增长24%。2012年,苏宁再次提出沃尔玛化转型,仍然是沿着收入的逻辑在调整商业模式。对苏宁的这次转型,还是有不同观点,但我们依然认为苏宁的沃尔玛化是符合苏宁“资源条件”的方向正确的战略转型。

    苏宁这次从电器向全品类扩张的战略与管理挑战可谓巨大,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凡客诚品2011年出现业绩大滑坡,按照CEO陈年自己反思的结论之一,就是凡客诚品的全品类扩张失控,导致大量无效SKU及产品存货过大,这说明全品类扩张作为一个商业模式,不同的企业仍然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来源:总裁网 作者:史贤龙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