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职场观察

非常高薪害苦多少职场人

《职业经理人周刊》

       我们总是在艳羡那些在职场处于高职高薪的人。俗语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是人就不该放弃向上走的机会,似乎已经成为一条定律。于是就有了太多的人一起狂奔,努力向上,可突然眼前一晃,脚下一空,栽进了“非常高薪”的陷阱,更给自己今后的的职业生涯埋下隐患。

       曾在财经管理类书籍上读过这么一个案例:T先生是一位超百万年薪的经理人,在D公司工作两年,薪水跃升至130万,高出同行同职经理人平均薪酬水平一倍以上。只可惜只拿了一年他就离开了。离开后的三年间,他一直在委托猎头公司推荐工作,强调不能低于原来130万年薪的水平。猎头客观地对他说,他的资历应该拿50万合适,顶多60万。特别是三年来他远离了主流职场,价值在持续下降,年薪价格更应该下降为30万以下。但他仍坚持“年薪百万以上,否则没意义”。其结果就是他自己三年来也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只是在朋友处“帮忙”。

      大家也许会说,年薪百万,离我们太遥远了吧!这种职业经理人的沉浮和去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其实,高薪都是相对的,对一个月入三千的新人来说,年薪十万就是天堂;对一个已拿这个数目的中层来说,如果薪水能翻倍,生活该有多美好!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非常高薪”的诱惑。

      老外都在慨叹,中国经济发展太快了。而这种快的标志性之一,就是人才奇缺,机会遍野,在很多新崛起的行业,像公关、媒介、法律、金融、有几年的资历即可担当重任,35岁就可攀上事业的顶峰。做了四五年,年龄不过二十七、八岁,在国外,刚从助理升为正职,在中国,便可以被唤作“资深”,猎头趋之若鹜。新的行业、新的企业、新的市场、新的职位频频招手,非常高薪是百试不爽的招数。某天,一个猎头打来电话,向你推荐一个工作,薪水是你目前的两倍,你能不动心?

动心之后再动脑

      双倍的薪水意味着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更多的名牌服饰,更惬意的假期,和更多羡慕的瞩目。这种时候,没有几个人清醒到问问自己到底值不值这个价钱,既然有人肯出,说明我有能力,说明我在市场上就是这个价,那就是值了。不接受,那才是脑子进水,在这里干一年等于在其他地方干两三年,值得铆足劲拼命干;把自己的知识,能力智慧充分用上,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发挥出来了,于是拥有成就感;而且奠定了未来的高薪基础。即使将来离开了,有过高薪的辉煌经历,职场身价自然有了,便于找一个更高薪的岗位——其实这后步算错了,问题恰恰是出在离职以后,曾经的“非常高薪”成了再就职的障碍,职场中求职的成本越来越高,耽误了许多大好的机会。

“非常高薪”的陷阱

      “非常离薪”往往都拿不长。身边的一个好友,被双倍的薪水挖去一家新刊物,自然是扬眉吐气踌躇满志。可干了不到一年就去意萌生,而且放言,再不在这行里混了。不止她一个,很多拿了非常高薪的人都会在一段时间后主动或被动地离开了,为什么?

      第一、阶段性使命完成。企业的每个特定时段需要对应的人才冲锋陷阵。于时高薪诚聘都是明显带有阶段性。一旦问题解决,高薪员工就只好离开。

      第二、人不可能总是处在高度紧张状态。拿着高薪,拼命干一两年,就会松劲。

      第三、高薪心理发生了变化。刚开始,心存喜悦和感激。时间久了,这种喜悦和感激自然消失,认为这些高薪本来就是自己应该得的。随着工作问题的积累和上司之间的磨擦增多,时间一久,职位就保不住了。

      第四、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需,而裁高薪员工是降低人工成本最快的方法。

难甩掉的“高薪病毒”

      “非常高薪”白领再就职历程大概有如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刚离开时不着急。因为高薪时期工作辛苦同时也积累了一部分财富,于是以休息为主,找工作为辅。

      第二阶段:边休息边找工作。薪水往往很难达到自己的预期,所以一牛气就错过了工作机会。

      第三阶段:以找工作为主。自己休息一段后发现新工作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追着自己,于是变得相对着急。

      第四阶段:委托猎头公司推荐工作。猎头一接触就会大致判断出这些白领的真正市场价位,薪酬是障碍。

      第五阶段:情急之下就开始到处递简历,也顾不得面子,价格飞流直下。

      第六阶段:犹豫彷徨,飘忽不定。随便找一个企业。因为薪水同原来的高薪相比也许下降了三五倍,心里能好受吗?工作能尽力吗?当然工作也干不好。或是由于自己情面上拉不下来,就勉强答应朋友“帮忙”。总之薪酬大大降低,职业飘忽不定,甚至就此中断。重新续上,这个过程大概要经历三五年。试想白领的职业辉煌期也就十几年,这一晃三五年就过去了,再等到重新定位恢复正常的职业常态何其难也!

       而且,原来一两年挣的“非常高薪”,在后来的职业休闲期和飘忽不定期又都拉平了,甚至还不如那些一直薪酬正常稳定的白领。这就是职场,这就是人生,很平衡。如果拿过“非常高薪”,但自己不留恋,不贪婪,即便后来薪水少了,但综合起来能赶上平均水平;如果自己贪恋,“非常高薪”,其结果必然是综合起来连市场的平均水平都赶不上。贪恋的结果,就是让你原来拥有的重新失去。

      很多用人企业都认为:这些曾经拿过“非常高薪”的员工在市场上是很难谋到原来水平的高薪的。职场上毕竟大多仍是趋于平均水平,尤其是成熟了的规模性品牌企业,其薪酬体系都是结构化的。对那些刚刚拿过“非常高薪”的员工,成熟的规模型品牌企业一般是拒绝的,因为他们心里上很难忘却高薪。这正像一个吸过毒的人很难从心理上戒掉一样。高薪没有拿到,工作也不好做,还不如不干,于是禁不住“精神”的折磨,而愤愤然离职。一旦拿过“非常高薪”后职业稳定度就差了。因此,规模性的品牌企业不愿意接受这些员工。

      也许“非常高薪”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产物,但负面的结果却让白领们背负了。哪怕你是非常优秀的员工,一旦打上“非常高薪”的经历,基本上就携带了“高薪病毒”,伴随你至少三五年。

专家提醒:忘掉高薪,把事做好

      1、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高薪政策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

      当猎头或某家公司向你推荐一个薪水高出平均水平30%以上的工作时,你应该考虑是不是属于以下某种情况:

            A、这是一个新兴待业中的新企业,如网络。

            B、这家公司的主业在别处,因为这个行业有利可图而介入这个行业。

            C、公司是老公司,但这个地域的市场对它来说是新的。

            D、这家公司是你目前所在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

            E、你的能力和业绩远远超出同级别的同僚。

      如果是前四个原因,都是具有一定风险的,所以你需要判断这个行业是否因为太新而充满风险?这个公司是否因为看到这个行业有前景而进入非自己专长的行业(比如联想后来就砍掉了多元化时期的很多部门),你的薪水会不会比原有员工高很多而造成同事对你敌对情绪和老板对你的过高期望?这家公司是否会因为在新市场“水土不服”而迅速被淘汰?是否在采取短期的“高薪政策”以打压竞争对手?这些都是你判断的因素。

      2、什么人容易受“高薪毒害”?

      充满激情和梦想(不切实际的),爱面子的,年龄在28—35岁的白领最容易受高薪病毒的毒害,能上不能下,拿过高薪就不想拿低薪,如果职业受挫很容易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厌职情绪。

      3、如何培养“高薪平常心”?

      曾经拿过高薪说明你有运气,而不是说明你就有真本事;收入也有淡旺季,不是只能一路走高;如果你再找工作还是坚持要这个数目,后果会很不堪:与其三年五载的闲置让你自动大掉价,不如马上找个平均水平的起点重新上升。

      提醒:高位病毒比起高薪病毒,对30岁左右的白领来说,更具杀伤力,一旦曾经进入过高位,再掉下来就觉得职场的路一下子变窄了,如果不能找到同样的高位,宁可干脆做个“顾问”或“自由职业者”,那专家可以告诉你,35岁以后自己赋予自己“自由”的人基本最后都会穷困潦倒。在一个大企业中工作好比乘坐航空母舰,在小企业中像乘坐小舢板,而自由职业就是游泳了,怎么可能是一个速度前进呢?

来源:地产猎头Maggie的博客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