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人物访谈

赛迪传媒董事长李颖:把握传媒窄众化的机遇

《职业经理人周刊》

北京赛迪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颖

  【人物简介】李颖,1988年加入《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社,1990年任《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社主编,1995年任《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社社长。1997年,担任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前身)副主任,兼《中国计算机报》执行社长,主持中国计算机报工作。2000年创办北京赛迪网信息技术公司,并担任首届CEO。同年10月,出任国内深交所上市公司--北京赛迪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年,出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王雪】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涌现加速推动了传媒行业格局的变革,传媒市场开始从"大众化"向"分众化"发展,能否谈一下,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变化趋势的?

  【李颖】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一场信息革命。信息的极大丰富、信息供给方式的根本改变引发了信息需求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因此,细分市场、精准服务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从被动阅读到我要阅读,再到我要发布、我要分享;人类获得信息的权利得到极大的发挥与保障,个人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互联网真正还给现代人类一个真实的信息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传媒市场正在从"大众化"迈向"分众化"。然而,对于我们这些依靠提供信息服务盈利的媒体而言,特别是专业媒体,如何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的需求,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目标信息,通过深加工,对这些信息进行到位的解读,并形成一种独到的观点,对读者构成影响力,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极好的跃升机会。

  【王雪】在信息极大丰富,以及新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的传媒新格局下,赛迪传媒的发展战略又是什么?

  【李颖】赛迪传媒是专业媒体,同大众传媒相比,它的市场定位相对精准。正是因为专注,它对行业的理解才更加透彻,这也让赛迪传媒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大优势。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加剧了传媒行业的竞争,我们必须面对更多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比如新浪网和搜狐网的科技或IT频道。与其相比,无论是在受众群体,还是在IT信息量的丰富程度方面,我们都没有明显的优势。那么,我们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呢?我想应该还是在于我们对IT行业本身需求的深刻理解。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是信息产业部及国家各主要IT主管部门的重要决策支撑机构。它对于IT产业的方针政策、技术、产品以及市场应用有着长期而丰富的积累,并且在20年服务于政府和市场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完整而专业的服务体系,对于用户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并正在形成某种依赖,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极大丰富了我们的信息源,另一方面也把我们引入了竞争的洪流。如果我们和大众传媒一样,仅仅作为一种基础信息的提供者,我们就会丧失自身的竞争优势,所以,我们必须要充分把握数字技术为新的服务的创建带来的革命性机会,变以新闻纸为中心的传播方式为以资源为中心的整合传播方式;要进一步细分市场,通过流程的再造和资源重组,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提供给广大用户;要把专业化的内容以合适的载体和最有效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为客户度身定制一种不可替代的服务。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费能力以及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种变化,赛迪传媒希望能通过《数字时代》周刊、帮帮网和手机移动流媒体服务平台,切入数字娱乐、数字消费、数字时尚市场,将IT信息和知识与广大消费者进行最大程度的分享。

  说到战略转型,我认为这是一场真正的传播革命。包括传播内容、传播载体还是传播方式,最关键的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新的可能性创造出新的服务,通过这些新的服务为客户带来价值,不断地实现产品的有用性。

  【王雪】您说要把IT类的信息转变成各种受众都能接受的,那么这种转换过程肯定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以您多年的从业经验,您怎样理解技术对传媒的作用?

  【李颖】我们过去是新闻纸支配传播,但随着技术发展对传媒的不断影响,我们现在是核心资源支配传播,逻辑变了。新的传播体系的构建需要整个业务流程的再造,需要构建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内容生产、加工、传播、营销和管理的服务平台体系。这个平台是基于Web2.0、Web3.0,乃至WebN.0的,其中,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是基础条件。

  整个服务平台体系除了基本的采编数字化平台、客户关系管理平台之外,还包括数字资产管理平台、传播渠道管理平台、商务智能分析平台等,平台之间互相关联、影响,形成为读者服务的有效体系。例如,通过商务智能技术能够随时随地做到对读者和客户的需求进行跟踪,通过对海量的读者阅读数据库进行深层次加工,不断地把客户需求定期描述出来,包括读者对内容及传播渠道的需求倾向等。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反馈,为读者设计出个性化的产品及选择最适合的传播渠道,从而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以上这些都是通过技术实现的,而在过去都是不可能的。现在,赛迪传媒利用先进的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熟悉了我们的读者群,而且通过很多网上版块的调研,了解到了读者的相关信息,但这还不是完整的信息。比如说,读者多数通过什么传播渠道阅读,阅读哪些内容,阅读时间又是怎样的等等。我们需要针对这些属性进行跟踪,然后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调整,实现让读者接受的目标。当然整个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正在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地迈进。

  【王雪】在IT媒体领域中,赛迪传媒能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

  【李颖】我认为,在前期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时势造英雄。我们立足在一个高速增长、需求旺盛的市场,产业规模足够大,发展速度足够快,利润空间相对丰厚,同时竞争又非常激烈,可以说这是一个专业媒体成长的最佳环境。

  第二是我们的市场化起步较早。其实开始并不完全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朴素的应对。中国计算机报社创刊伊始并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人才储备,也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撑,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做大做强,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环境,清楚自己有什么,别人要什么,这是1+1=2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突出的优势就是20年形成的品牌、知识、渠道及市场的认可。但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很大,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市场反应能力和商业创新能力正在经受新的考验。

  【王雪】我们注意到,在很多次媒体发展的转折关键点,您往往表现出敢为人先的勇气,您和赛迪传媒创造了很多个"第一"。请您就此谈一谈,您是如何理解"竞争"的?

  【李颖】的确如你所说,赛迪传媒的历史上创造了不少的"第一":1993年,成立中国IT媒体第一家"评测实验室";1995年,成立中国IT媒体第一家"市场研究部"成为第一家对市场产品进行研究的IT媒体;1996年,第一家采用塑料袋封装发行,后来作为厚报时代读者服务的一种标准被广泛效仿。1998年,出版光盘月刊,第一个形成了平面报纸、网站和光盘三位一体的立体传播通道;2000年《中国计算机报》网站Infoweb成功融资900万美元,更名为赛迪网,成为中国第一IT门户;2000年,成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IT传媒;2006年的《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报告》中,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结果,中国计算机报社荣获最具竞争力行业报纸第一名。这些"第一"的获得包含了我们对竞争的理解和实践。

  竞争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创造新的,一种是分食旧的。我想如果可以选择,一定是要前者。至于后者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可以得到的和需要付出的都是可以想象的。在一个确定的市场里,大家熟悉的经营模式几乎同质化,很难超越,代价也很大,并且很难给社会和用户带来新的更大的价值。因此,应该集中精力,把目标放在创造增量上。事实上,新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地创造新的需求,关键是要保持一种好奇心,充满激情、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并且因为是增量,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有丰富的想象空间,且得"道"多助,可以期待共赢。

  另外,我认为竞争也要讲基本的商业道德,而不是不择手段,这是企业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道德保障。更何况我们所做的岂止是一个单纯的生意,应该是一项事业。要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的成长,从而透过解决就业和创造税收等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为广大的员工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是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也一直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能更好地履行这个责任,在这其中不管有多苦多累,我们仍旧觉得乐在其中。

  【王雪】2006年,赛迪传媒进行了组织机构、管理层的调整,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些举措的意义何在?

  【李颖】去年10月,赛迪传媒在原有组织架构基础上增设了《中国计算机报》事业部、《数字时代》事业部、新媒体事业部等三个业务部门,公司管理体制从以投资管理为主调整为投资管理与业务经营并重,并加强对重点业务和新兴业务的扶持和拓展力度。同时,赛迪传媒还通过管理层的调整,充实了上市公司媒体业务经营管理的力量。通过组织结构调整,赛迪传媒将形成《中国计算机报》、《数字时代》、新媒体业务"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格局,这有利于加强主营业务的经营力度,提高公司的整体业绩,实现业务的良性发展。

  另外,为充分把握传媒数字化、窄众化给公司带来的市场机遇,加快资源整合和媒体业务的布局速度,赛迪传媒在今年还提出了"由单一的IT专业平面媒体向现代传媒及数字内容服务集团转型"的发展思路,希望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通过细分市场,多次传播和多种营销,创新服务,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王雪】您能否谈一谈在2007年,赛迪传媒还有哪些新计划、新举措,来加快自身发展呢?

  【李颖】2007年,赛迪传媒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在传统专业市场领域,继续依托《中国计算机报》及其品牌、美誉度和专业内涵,开发多种产品、进行多次传播、展开多次营销。《中国计算机报》通过周一出版《产业与新闻》、《中国信息化》、《技术与产品》、《导购与市场》、《电信助力信息化双周刊》,周三出版《中小企业商务周刊》、《电子政务参考》、《存储世界》、《中国信息安全》及各地方刊与专刊特刊系列,不断满足细分市场需求。在传播方面,进一步提升"中计在线"B2B平台价值,积极拓展电子杂志、手机报业务,形成内容的多次复合传播体系。同时,以专业内容及多传播渠道为支撑,继续拓展DM营销、会议展览、教育培训、ASP服务等多种营销方式为读者服务。

  在大众市场领域,进一步深化提升《数字时代》引领大众消费、享受数字娱乐的品牌定位。组建"帮帮网"互动社区,利用"平网结合"、"线下线上活动结合"等优势扩大网站流量,同时结合网站内容开展手机增值、宽带流媒体等服务,为消费者开辟一片数字消费和数字娱乐的崭新天地。

  在新传播渠道开发方面,继续发展以专属资源为核心的新媒体业务。公司已获得青藏铁路专刊《雪域之旅》的经营授权,2006年底已连续出版5期,完成了市场的初步培育。2007年,公司将利用自身丰富的专业和社会资源积累,赢取更多突破壁垒,深度挖掘资源的机会,加大市场推广与内部资源整合力度,将新媒体业务做大做强。

  总之,2007年,赛迪传媒将全面实施"定位窄众化、内容纵深化、报刊网络化、传播数字化"的发展战略,充分把握移动互联网、宽带流媒体等新的传播方式带来的发展机会,最大限度地为广大读者、客户创造一个更加便捷、高效和具有价值的服务平台。

  【王雪】您在传媒行业从业多年,一直进行着各种新的尝试和探索,这其中必定会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同行学习借鉴,您能否谈谈自己的体会?

  【李颖】说到体会,主要有四点:

  首先,我想说的是观念和制度。对传媒行业而言,保障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文化安全是它的生命线,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但是传媒行业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产业,它完全是一个企业,是一个商品,都需要在不断的商业价值创造中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正是在这样一个竞争的环境中,我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观念的创新和超越自我是我们获得竞争力的关键。与此同时,传媒行业自身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传媒参与市场的程度,这就需要传媒行业通过改革方式不断深化。

  其次,是资源和人才的挑战。传媒行业是一个要求资源极大丰富、创新能力很强和自身能较快适应变化的行业。它从产品生产到企业管理,再到资本市场运作都需要具备很高的综合知识水平,其核心是需要多种技能的高端人才。传媒行业一方面占有自身行业诸多的资源,包括传播类资源、技术类资源、营销类资源和创新类资源等;另一方面,它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国际市场,这就需要拥有大量、丰富的人才储备。所以,传媒行业必须充分地占有资源,拥有多种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以从容应对互联网等新技术和全球化国际市场的挑战。

  再次,是管理的挑战。由于传媒行业需要多种技能的高端人才,这其中必然存在着各种文化差异,甚至是文化冲突,因此对其行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传媒技术与大众传播文化之间的融合,也使得传媒行业的管理水平面临重大挑战。

  最后,是知识更新的挑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面对新技术挑战时,就会发现自身知识老化,并有着很强的压力感。但是只要我们自己如传媒行业一样,不断加强学习,进行自我提升,就会实现价值共赢。

  我认为做媒体,首先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先是要实现产品的有用性,为读者和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然后是努力将其提升为一种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过程,将新闻理想转化为商业价值,这种商业价值的创造过程将会有力地推动一种巨大的精神文化力量形成,这是媒体的责任。

来源:中国传媒科技 作者:王雪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