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时尚生活

中医养生热 养生专家比明星还红

《职业经理人周刊》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里,范伟扮演的主人公“老大”以养生专家自居,“来,我帮你调调”是他最爱说的一句口头禅。除了用小人物的大情怀感动观众,这部电视剧的另一个谈论焦点就是养生之道。“老大”并不是信服“调调”的个例,如今,养生成为街头巷尾的大爷大妈聊天的首选话题,人人都能说出些中医良方、养生门道,生活全无规律的年轻人也开始讲究起科学起居饮食,养生之风渐盛,大有接过前一阵“国学热”的接力棒之势,狂热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2009年以来,电视上以养生为内容的栏目层出不穷,访谈、娱乐节目中,养生专家的风头毫不亚于娱乐明星,仅北京电视台的众多频道中,与养生保健有关的节目就多达十几二十个。保健养生类图书也卖得风生水起,图书大厦、网络书店的畅销排行榜一定有养生类书籍的身影。有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有近400家出版社出版健康类图书数千种,“连刚刚在基层职位上开始拼命奋斗的‘80后’都读养生书了,这就是市场前景。”一位图书出版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形势一片大好。这股热潮是怎么兴盛起来、又能持续多久呢?

  《养生堂》把中医专家捧成了明星

  《养生堂》栏目的办公室在北京电视台办公大楼的29层,“采访没问题,但是咱们能不能说点新鲜的?”制片人伍立说,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有点频繁,“记者们关注的问题差不多,都想知道节目为什么火。”他拿起办公桌上的一个透明的小奖杯给记者看,那是前一天他以节目制片人身份,刚刚从第三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评选的颁奖典礼上领回来的。《养生堂》以开播仅一年的年轻身份,凭借高收视率和影响力亮相指标,拿到了有电视行业内“奥斯卡”之称的《综艺》年度节目奖。

  颁奖现场给伍立颁奖的是马未都,伍立从对方手里接过奖杯的时候很是感慨,马是他十几年前做《什刹海》栏目时结识的朋友,“《什刹海》栏目在我手中诞生,又是我给她‘送终’。”他说,《养生堂》的火解释不透,“只能谢天、谢地、谢人,在最好的时机给了观众最需要的东西。”

  2008年下半年接到创办《养生堂》任务,是伍立打破半“隐退”状态的一次复出。当时他领到的栏目资金只能维持半年,“绝对是半年定生死,活不下去就停。”到2009年6月节目开播整半年的时候,《养生堂》的收视率已经攀升到紧跟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三档法制栏目之后的第四名,从去年年底至今,稳定在3%至4%之间,而5%是行业公认的服务栏目的收视率极限。

  “《养生堂》不是开先河之作,电视栏目山东台的《养生》办了四五年了,图书市场上中医专家里曲黎敏也早火了。”在节目筹备阶段,伍立一口气从市场上买了数百本,凡是跟健康、养生有关系的书统统买回去消化,“卖得好的书,一定能找出规律。”

  2009年1月1日,《养生堂》作为一档看起来形式非常简单的访谈节目正式进入观众视野。伍立说,“中医理论是基础,同时必须尊重电视规律,看似非常简单的一桌两椅,把中医深奥的理论,以适合电视传播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同行是能看出道道儿来的。我们的编导和专家经常有冲突,晚上专家给我打电话说‘明天不录了’!事实证明,凡是有过摩擦的那些期,收视率都不错。”《养生堂》请了不少位来自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的医生,到2009年底,医院全部科室的门诊量增加了1/4。

  把专家做到极致、推到最前边是《养生堂》的一个策略,很多中医专家也因此从名医变成了明星。伍立告诉记者,一位在节目上露脸的专家,原来的挂号费是15块钱,黄牛党来了炒到600块钱一个号。

  记者简单地统计了一下,仅北京电视台的几个频道,与养生沾边的节目就达到了十几、二十个,外省市台也是层出不穷连续跟风,伍立就接待了不少外地来的学习团队。

  养生保健图书是市场“第一梯队”

  磨铁图书公司总裁沈浩波被誉为出版界的“星探”,春树、当年明月、袁腾飞一票人物经他之手运作,便从初涉图书市场的“小学生”幻化成缔造畅销神话的明星,《诛仙》、《明朝那些事儿》等书大卖数百万册。可是最近他却打破了自己“只做生手”的操作准则,为养生学者曲黎敏出版了《把健康彻底说清楚》。此时曲黎敏已经是养生界红得发紫的“人气天后”,拥有“养生界的于丹”、“健康教母”之类的名号。为了在市场上百余种之多的养生书籍中脱颖而出,为已经沉浸在养生中如醉如痴的受众找到新的兴奋点,沈浩波拿出了“终结养生之风”的定位。

  “当当第一”、“卓越前十”,这是这本书上市的天数还是个位数的时候,在两家主要的网上书店拿到的销售成绩单。“一本书能终结一个风潮?这只不过是在养生大行其道的局面下又一针兴奋剂。”有人这样评论道。

  “最近一年来,养生保健图书一直保持着市场上‘第一梯队’的地位,是绝对的主角。”沈浩波说,他从2008年就已经看出图书市场养生书必火的趋势,并持续关注了一两年,凡有养生新书面世必看。“只要有点中医常识的人就敢说养生,在一百多种市面上销售的养生保健书籍中,能够卖出成绩的在三四十本左右,真材实料的少,充数挣钱的多。”

  “这种逐利的现象可能是与现代人追求养生还很盲目有关。”他说,“看病难、看病贵难住了老百姓,看病不如防病,了解身体知识中医可以提供方案,另外一种原因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就像中国武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中医也是有门派之见的。”沈浩波说,说服曲黎敏拿出在自己的会所中给最亲近的人上课用的教材,他花了2个月的时间。“说服中医把压箱底的‘硬货’拿出来很难,那是人家吃饭的本事。”他说,以前也听说过,不同门派的中医,为了学到对方的绝招而冒险“偷师”,甚至化装成病人假装去看病、去套话。

  他说,随着电视媒体、图书的介入越来越深,现在很多中医打开门户,也愿意互相学习,定期进行座谈交流,分享研究成果,改变过去故步自封造成的一些发展停滞,“这并不会让中医失去魅力,反而在分享中医玄妙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他认为,再过一年左右,养生书籍就要结束这种火山爆发似的“高烧”状态,“大家对身体的关注是不会变的,畅销书会变成常销书。”

  明星医生:中医让人用很低的时间成本养生

  和最近两年走上媒体之后被大众熟知的一批中医医生一样,李智的工作状态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工作表安排得很满,打理日常事务有时还需要助理的协助。作为北京西苑医院的一名医生,她参加过的电视栏目在十档以上。同时她还是北京奥运会中医国际形象大使,英语出色到可以进行同声传译,作为全国三名专家之一,用流利的英文向全世界推广中医。当记者问道:“今天挂号的病人,什么时候可以排上队让您看病?”李智委婉地回答,“如果有N多个好医生,那么就能满足大家N多个愿望。”

  “国外很早就开始培养小孩子了解、认识并关爱自己的身体,长久以来中国人对自我生命的关注度太低了,把健康放在工作、生活之后,觉得养生是60岁以后的人没事干才干的事,这种本末倒置让很多年轻人透支了身体,身体出现了疾病,才发现及早爱护身体的重要。”她认为,中医恰恰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比如等车时原地踏步,尽量用楼梯代替电梯,用步行代替短距离车行,并不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更不需要天天吃鲍鱼、海参来补充体力。防患于未然,在未生病之时防病,用很低的时间成本养生,符合当代人“少投入、大产出”的诉求。

  对于中医医生纷纷勇敢地走上媒体,在她看来是百姓对科普的渴望,要求有更多的优秀医生做答疑解惑的工作。“不是所有好医生都通过电视被观众知道,更多的优秀医生投入在一线的医疗工作。”李智认为,国学热代表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和重视,中医作为国学中的一部分,也许爆发式的热度不能永远持续,未来会转变成为一种更加持久的热度和深度,达到更高层次的状态。

  社会学家:中医养生的风靡是当代人在“补课”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拿最近兴起的“养生热”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气功热”做起了比较,“那时候人们很盲目,甚至有迷信的色彩,练到走火入魔而不自知,而现在大家讲究的养生,是建立在医学基础上的科学饮食、运动、起居。”他说,中国进入了老龄社会,老年人疾病的增多让大家开始看到关注健康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活得好,活出质量,养生的火爆是好事。

  他说,过去在西方人眼里,中医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2000年伊始,西方竟然在东方之前兴起了“中医热”,这对中国也有所影响。“现在连小医院的中医门诊量都增多了,可见中医养生对大众观念的影响之大。”

  夏学銮认为,中医养生的风生水起,和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有关系。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是多年来大家形成的共识。但是过去人们对西医的信赖,而忽略了中医“小火慢炖”似的神奇功效,中医养生达到这样的热度,是国人集中“补课”的结果,但大众应该注意的是养生需要科学的头脑,不能极端盲目,没有辨别能力。“时尚和流行的特点是经常变化,但养生比社会上其他的流行会更长。”他说。(于静)

来源:济南时报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