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人物访谈

首度基因CEO唐元华:未来大众基因数据库的普及会颠覆医疗健康产业

《职业经理人周刊》
数学博士唐元华是一位具有丰富海外经验的生命科学研究员和发明家。他发表了20多篇研究论文,也是90项授权美国专利的发明人。2015年他从硅谷回国,创立了首度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获得1千多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在接受生物探索采访时他说,“不用担心测序仪的普遍使用会带来同质化问题,就如同今天不用担心软件与机器智能行业太拥挤一样。做企业一定要有长远的布局,要看到未来10-15年的产业趋势。”

走进唐元华博士办公室,首先吸引眼球的是中国抗癌公社江苏“与癌共舞”分社赠与的一面旗帜,旨在感谢首度基因免费为很多癌症患者与家庭提供了服务。这面旗帜的主题是“情系病患暖人心,同舟共济齐抗癌”。唐博士告诉记者,“与癌共舞就是在精神上战胜癌症,不要畏惧癌症。”

与这面旗帜对着的那面墙,悬挂着艾伦-图林(Alan Turing)和爱瑞克-兰德(Eric Lander)的画像。“这两位都是数学家,他们的工作改变了世界”,唐博士解释到。数学与唐博士有着很深的渊源,也是他本科、硕士、和博士的专业。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位从数学出身的博士转向基因组学研究?他如何在当今的基因科技产业跑道上抓住机遇?他对基因行业又有怎样的见解?今天,生物探索将与您分享唐博士与基因行业的故事。

1
从数学到基因组学,用理论解决生命科学难题

80年代末还没有生物信息学的概念。唐博士上大学时,计算机相关专业都被安排在数学系,这些专业的核心也都是数学。1988年完成数学的本科和硕士学习之后,他赴美留学。就在这一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James Watson来到其所在的学校做了题为《人体基因组工程》的报告,介绍了美国即将开展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场报告也成了他人生的转折。

听完James Watson的报告,唐博士决定从事基因组学的研究。由于本科和硕士都是数学专业,因此要做基因组学研究,必须要先了解生命科学,唐博士说,“在犹他大学读书的时候,我用四年的时间攻读了两个学位,一个是生命科学本科学位,另一个是数学博士学位。我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通过理论手段来解决生命科学问题,但我不希望被动地等待生命科学家告诉我什么是生命科学的核心问题。”

2
从硅谷到中国,揭秘人类基因组的奥秘

1996年唐博士进入了工业界,曾先后在美国4家上市公司担任生物信息部门负责人。2006 年在硅谷创立了Deepdyve Inc,担任总裁兼CTO,吸引了1千多万美元的投资。2015年回到祖国,与分子生物学专家徐健博士带领团队创立了首度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度基因)。他说,“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中国更适合做基因数据库的研究了。”

唐博士见证了生命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程参加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还参与其后的“千人基因组”计划。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比预期提前2年完成,科学家们首次拿到了人类基因组的草图。那么如何把这些成就利用起来?这就涉及到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下一个目标——把人类基因组测序的价格降到1000美金,这样的价位才能让老百姓承受得起。这个目标在2015年实现了。因而,这一年被称为基因组创业的元年。随着基因科技的高速发展,唐博士认为,“1000美金人类基因组测序实现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在15年之内实现全球所有人的基因组测序,使得基因组信息就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这个革命正在发生。”

3
从癌症基因检测到中华人种数据库,切入点在大众基因组

测序技术的应用面很广,它会带动成千上万的产业。唐博士介绍到,“测序的直接临床应用大概分为4个,产前筛查、遗传病检测、癌症诊断与治疗、以及病原体测序。每个领域都有几十亿美元的市场。选择哪个方向,跟创业者的研发背景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测序深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癌症与遗传紧密相关。在创立首度基因时,他以癌症基因检测为起点,目标是建立中国人基因组数据库。唐博士强调,“我们做的是基因大数据,是大众的基因组学”。

人类的生命由基因组控制,就好像计算机受程序控制一样。控制我们生命的主程序就是基因组。每个人的基因组,包含了生命的核心秘密。“好比买汽车,如果没有使用手册,可能就不知道如何保养。每一个人也一样,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主程序,就不知如何自我呵护。”以“大众基因组学”为切入方向,唐博士希望能给每一个人提供基因组信息,秉着大数据的概念,致力于把所有人的基因组信息集中起来,并放到云平台中为大家服务。

4
从测序到全方位遗传检测,避开产业拥挤跑道

最近几年,基因检测相关的公司频频成立,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国内与基因相关的企业多达600多家。对此,唐博士鼓励同行,“基因测序技术就像是IT行业的编程技术,应用广泛,可以支撑一个巨大的产业集群。不用担心测序仪的普遍使用会带来同质化问题,就如同今天不用担心软件与机器智能的行业太拥挤一样。” 但唐博士同时强调:“做企业一定要有长远的布局,要看到未来10-15年的产业趋势。”

创立首度生物时,他避开了拥挤的跑道,选择 “大众基因组学”作为专攻方向。他说:“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与我们的一样。我们是以基因组大数据为切入点,所以叫大众基因组学。主要的特点是同时对所有的人类基因进行测序和注释,通过智能程序进行分析,并通过网络来传递结果,在网络上建立相同基因型的用户群体“。

唐博士告诉记者,首度基因目前主打的产品是 FD-Exome ,也就是全外显子测序,是一种全方位遗传检测。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采用目标区域捕获技术,能一次性平行检测外显子组内全部基因以及已知的基因调控区域(非编码,但已知部分功能),精准捕捉个人的缺陷基因。测序深度十分关键,尤其是对临床产品。他说,“开发产品时我们对测序深度的要求很高,基本超过临床要求1倍以上。目前其它公司提供的基因组测序服务,达不到这样的临床需要的精度”。

5
从人才培养到生物信息数据中心,克服产业瓶颈

数据解读是基因检测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关键,目前生物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唐博士具有丰富的生物信息学研发经验。在美国时,他招募并培养了很多生物信息人才,来源包括物理学家、数学家、统计学家、计算机学家等。他带领过多个团队,在生物信息学人才的培养上有近30年的经验。人类基因组计划中20%的基因是由他所带领的团队发现和命名的。同时他也是美国90项已授权专利的发明人,在《自然》、《科学》等著名期刊上发表20多篇研究论文。这些成就大部分都集中在生物信息和基因数据分析领域。

这些经验对唐博士后来回国创业有着很深的影响。为很快、更好地推动公司的发展,他在公司建立了生物信息部和医学信息部两个部门。生物信息部主要从事软件的开发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医学信息部主要是把信息整理并编辑到数据库中,并对下机的变异数据进行临床意义的解读。

对于目前国内存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瓶颈问题,唐博士认为,中国教育界对科学人才的培养反应太迟钝,导致基因组学科人才严重缺乏。从教育角度而言,国外的名牌大学多数都有“基因组学中心”,但国内的名牌大学却没有这样的机构。未来国内的名牌大学应该对行业发展更加敏感些,设立新型的院系,比如基因组学、生物统计、基因咨询等。不光要培养生物信息学人才,还要培养遗传咨询人才。他同时感叹道:“目前国内有些不好的现象,在企业界里很难招到能踏踏实实做基因组学研究的人才,比如来自数学、物理学、计算机、或统计学的人才。我希望热爱科研的青年们不要过于看重一时的经济得失,积极投入到科研中。”

6
忠告同行:做基因检测,不要忽悠

随着基因检测应用领域的多元化,市场上相关产品琳琅满目,也出现了良莠不一的现象。有的是基于关注不同的疾病,有的基于使用不同的技术。“不同技术的产品性能不一样,例如基于PCR和芯片技术的产品,它们获得的信息量,跟基于二代、三代测序技术的产品都是不可比拟的。测序产品检测的复杂度要高出几十亿倍,从信息量来说,这远远不是一两个数量级别上的问题、而是本质上的差别。”

测序产品进入市场速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多样,有些人开始利用二代测序来进行天赋基因检测,试图检测绘画能力、音乐天赋等,这些产品大多数面向儿童。对此,唐博士持负面态度,“现在科技还做不到这些。人的智商到底由哪些基因决定,我们并不清楚,这属于多基因品性。关于这类检测,目前做科研是可行的,但是要做成产品,这就是大忽悠了。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对于单基因疾病的检测、癌症风险基因的检测,这类产品对健康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是有科学证明的,也是科学界认同的。”

7
展望未来:基因检测将成为未来的医疗与健康行业主干线

谈及基因检测市场的未来,唐博士说道,随着测序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基因检测将成为未来的医疗与健康行业的主干线。它会带动医学、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等多学科的发展。目前对于人类基因组测序得到的序列,人们只能对大约2%的区域进行注释。对于基因表达和调控的管理,很多都还不为人知。“比如说,我发表的许多论文中谈到的一些重要基因,到今天我们仍然不知道它们的功能。因而,无论是科研还是市场应用,基因检测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基因组学信息可能会对医疗管理越来越重要,将来医生开药可能要先了解患者的基因组信息和药物代谢信息,比如根据病毒的基因序列确定用什么药,再根据病人的代谢基因型来确定用药的计量。另外,根据基因组信息,还可以确定不同年龄段的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调理身体,怎样补充营养。

最后,唐博士预测,“基因科技带来的产业革命正在发生。如今的基因科技就像是1995年第一个网络浏览器刚刚面世的互联网时代。与互联网、手机端一样,基因大数据也会带动数以千计的产业。而且,将来肯定会比IT行业的规模更大,因为人类的终极关怀是自身生命的健康。”

来源:生物探索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