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人物访谈

微影时代林宁:电影保底发行旨在项目重组

《职业经理人周刊》
微影时代CEO林宁。 视觉中国
【财新网】(记者 石睿 屈运栩

“我认为2015年的440亿票房是有点超常规了,”微影时代CEO林宁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指出。在他看来,如果去掉2015年在线票务平台40亿补贴和后续拉动,今年的票房市场仍然增长正常。

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中国票房经历过去两年高速增长,涨势在二季度戛然而止。截至目前,票房同比增长6.2%,过去多年增速保持30%以上。而2015年,因为票补、保底等资金涌入,票房最终定格440亿元,同比增长近5成。

微影时代为中国主要的在线票务平台,林宁今年参与《盗墓笔记》等多部国产大片保底和联合发行。过去两年,中国在线票务平台通过补贴等手段,市场占有率近70%。用户“拉新”过去后,包括微影时代在内的票务平台纷纷停止补贴。这一举措也被业界视为今年票房增长疲软的主要原因。

面对中国票房的大起大落,财新记者采访多位业界人士,讨论票房失利原因以及中国电影的未来路径。

在林宁看来,互联网公司参与电影保底发行不能简单得视作资本游戏,而是有利于项目重组。另一边,随着在线票务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期,在线票务平台应该深入上游挖掘更多机会和商业变现可能。

2015年票房“超常规”

财新记者:今年年初,业内预测2016年票房能达到600亿,现在看来有点难,那在你看来,是目标定高了还是说行业出了什么问题?

林宁:我认为2015年的440亿票房是有点超常规了,有几个主要原因。其一,去年是好作品扎堆的一年,比如《捉妖记》《大圣归来》《煎饼侠》,这些戏刚好到了收获期,这些都是意外之喜,原来预期票房在一两亿,最终票房成绩却到了十亿级。当时投《大圣归来》,大家觉得票房最多一亿,我说能过一亿五,大家就都不相信。

第二个原因是票务网站的补贴,去年补贴最少有40个亿,起码能带动50亿、60亿的其他购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看基数,减去补贴有400亿、或者是380亿,那么今年还是实现了30%的增长,只不过去年提前给释放了、预支了。

此外,如果说去年是创作的丰收年,今年就彻底是一个“小年”,你看今年暑期档,大部分都是新导演的作品。电影是非常残酷的,作品马上就能到C端去检验。比如说某些电影,其实拍的不差,但是C端哪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影响就非常大。

财新记者:今年一些上映的影片目前看来必定亏损了,比如《封神传奇》,这部影片IP不错、明星也很不错,但是最终票房却远远未及预期,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林宁:我觉得是没有抓住观众的口味变化。我们也投了像《青春合伙人》这种影片,你看IP本身也OK,韩国导演执导,但是这条路径探索可能是不对的,因为韩国的导演对中国观众的观察体验是不一样的;而且有些作品是两三年前开始做的,但是观众的口味变化很快,超过了内容的迭代速度。

财新记者: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林宁:电视剧、网剧的观众相对电影观众,变化会相对较慢,因为现在有海量的免费内容。对于电影这个产品来说,观众要花40块去买单,就会比较挑剔。这个时候我觉得需要的更多是原创,得变,得找下一代的观众喜欢什么样的东西。

为什么说同档期的影片都不如《使徒行者》。那个IP不算很好,是一个TVB剧改编的,但是你会看到这个影片讲故事的方法,跟以前不一样。再说《我们诞生在中国》,有几千万的票房,而且是纪录片的第一名,有史以来最好。为什么?因为观众需要新的东西。电影还是要讲话,你连话都讲不清楚,不应该放到大银幕。中国每年三四百部上院线的影片里面,可能有一百部不应该放上来,很多连B级片都不算的C级片放到了大银幕。这些作品要筛掉,它在这里面挤占了空间,上院线的内容应该有标准。

保底发行的意义在于重组项目

财新记者:保底发行近年来广泛应用,但是今年很多影片都未完成保底额,微影时代今年的保底情况怎么样?

林宁:《致青春2》保底3.2亿,最后卖到3.4亿;《盗墓笔记》保底9.2亿,由微影时代和世纪长龙一家出一半,最后也完成了保底。

保底发行大家一直当成一个资本游戏,其实不是。我认为某些内容的保底是非常合适的,因为保底会重组这个项目。有时影片的各个利益相关各方会在某些环节意见不一致,这个影片就会出很多的走向。假如所有的内容一方都希望自己从头做尾,但是你的方式可能不对,重组是有很大的必要的。比如说我互联网的能力更强,更有信心来做这个东西,那重组一下,由这个互联网公司去做,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协同方式。

财新记者:相比《盗墓笔记》这个IP的影响力,票房刚过十亿,刚过保底线,外界认为算不上成功,你自己怎么看这个事情?你觉得这部电影算成功吗?

林宁:首先《盗墓笔记》本身是一个非常难开发的IP。我觉得《盗墓笔记》本身是一个及格的作品,档期也还OK,没有空档,经过计算我们认为票房成绩会在九亿到十亿之间,实际上我们合同是9.2亿。我们有保底能力,所以愿意来做,但是保底发行对团队是一个很大的历练。

另一方面,我觉得对于行业来说,保底发行是一个很正常的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通过资金来整合项目的方式。比如说《大圣归来》这么好的IP,现在《大圣归来2》很难开发,原因是大家没有共同的认识,我觉得就可以通过保底发行,甚至把原来的IP买过来,我们来进行长期的价值开发。

财新记者:保底发行好莱坞用很多年,但是《叶问3》假票房事件让保底发行在中国“变形”了。

林宁:《叶问3》事件是通道的问题,是由证监会来管,不是电影市场要管的。

还有另外一种买票房的现象——粉丝买包场,比如说吴亦凡的很多粉丝包场,我自己都不知道原来真有人拿30万来包场,这些行为对中国电影不好吗?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这是一个市场行为,粉丝喜欢这个IP,愿意为其买单。

连续创作,才会形成IP

财新记者:现在影视市场都在热捧IP,在你看来,什么才是IP?

林宁:连续创作,才会形成IP。你看《权利的游戏》就是连续创作出来的,最好的编剧、最好的导演连续产出。当然这是一个挺漫长的过程、生产IP不那么容易,这也是我们逐步深入去做内容以后,才越来越理解到的。

财新记者:现在IP的价格是越炒越高,但是整体开发的价值并不一定高,你怎么看这样的问题?是IP越来越贵了吗?

林宁:我并不觉得IP越来越贵,或者说IP本来就应该这么贵,这么多好的原创作家写得好的作品才卖一千万。

财新记者:微影成立影业,开发IP为什么选择从电影下手?电影其实是IP开发中风险最高的。

林宁:这主要还是从票务平台出发,我们的经验在发行领域,不管怎么样,我可以这么说,一部片子可以发行8亿票房,没有我们参与就是8亿,但是我们互联网公司绝对有信心帮他提升20%,我们有能力把1亿变成1.2亿,1.5亿。因为我们有触达的能力、能影响影片的的预售等等,这是我们对发行信心的能力。

现在我们的片单里面,电影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也在学习和探讨,每个IP到底是先从哪个形式开发。比如说像《减肥侠》,我们之前想先做网剧,后来讨论完了觉得电影也不错;《熟女日记》则会先做网剧,因为我们觉得《熟女日记》做大电影的机会还没到;《长安十二时辰》就会先开发电视剧。我觉得未来内容形态会更有商业价值,所以我们也开始做这方面的探讨。

中国电影未来方向——挣版权的钱

财新记者:微影时代是要做全产业链,已经包括了研发、制作、发行,但是院线还没有涉及,这块你有什么打算?

林宁:合作。我认为微影时代在做一个泛娱乐的事情,未来中国娱乐产业会慢慢出现一个新的所谓的“六大”的分类。虽然我刚才说内容产业谁也不可能垄断,但是一定会出现大的公司,而这些大公司里面一定会有互联网公司,所以我们希望是作为互联网公司去做这些事情。我认为微影正好有幸连接在一定的大社交数据上面,我们自己定位是一个新生代的娱乐公司,而不仅是一家票务公司。

财新记者:有去微信化的想法吗?

林宁:没有,但是我希望微影时代是一个独立的公司。

财新记者:微影时代由在线票务起家,现在单干票务很难盈利吧?

林宁:票务也不能亏钱。现在在线票务市场占有率到80%,“拉新”很难有进展,行业格局基本定了。我觉得大家后面PK的时候,重点在怎么提高购买频次、提高服务质量,目前在线票务行业处在竞争阶段,但是我觉得票务是能赚钱的。

财新记者:微影时代发布了新品牌“娱跃”,未来“娱跃”靠什么盈利?

林宁:我觉得“娱跃”靠内容和发行赚钱。我其实在想说,中国影视公司现在赚的钱,票房占到了80%到90%,而国外的经验是围绕整个IP去做,我们也想赚后面的钱,包括电影、电视剧、网剧、游戏。

财新记者:现在影视行业各家公司都是这个思路,都在讲这个故事。

林宁:这才是中国电影产业化以后努力的方向——挣版权的钱。而且我自己觉得,还有一些盈利方式没有被开发,假如一部影片五、六亿的票房,就意味着达到好几千万人的触达,这个过程中植入广告还没有被深度的开发;此外,分众娱乐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你看很多的汽车品牌有俱乐部会员,那么看分众电影的这些人,比如纪录片大部分都是中高端用户,电影前的广告可对这些特点观众投放,也可以使电影行业增加投入。为什么我相信互联网公司一定会是未来的“六大”之一,是因为互联网整合资源真的有能力。

来源:财新网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