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人物访谈

博雅控股CEO许晓椿:我正在做北大第三个屠夫

《职业经理人周刊》

近日,一则有关天津将建世界最大“克隆工厂”的新闻吸引了全球舆论的关注。据中新社报道,天津开发区管委会近日与英科博雅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使全球最大“克隆工厂”落户天津滨海,将建成动物克隆实验室流水线、高标准的克隆动物中心、生物多样性基因资源库及科教展示中心等,从事优质工具犬、宠物犬、非人灵长类、优质肉牛、顶级赛马等动物的克隆业务,该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

“具体来说,是已经完成了内部大的装修与主要机械的安装,目前正在进行细部装修、安装”,谈及目前“克隆工厂”的进展,博雅控股集团CEO许晓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明年年中将实现投入运营,而在明年底、或者后年初,将可实现克隆胚胎的出产。”

当“克隆”与规模化的“工厂”联系在一起,舆论的担忧前所未有:克隆肉牛能不能食用?安全性如何?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话主导“克隆工厂”进程的许晓椿。

点评黄禹锡:不能因论文造假否定他,所以与他合作

NBD:黄禹锡曾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但2005年论文造假让其成为“学术骗子”。为何选择跟这样一位话题人物合作?

许晓椿:作为首席科学家,黄禹锡手下研究人员有200多人,团队很庞大,不管是下面哪个层面出了问题,他作为总工程师,要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认为不要因为这一个事否定他的一生,在世界范围内,从那么高位置跌落又再获认可的科学家都是罕见的,但黄禹锡教授做到了。他的克隆技术,使已经灭绝的郊狼再度归来。

NBD:与黄禹锡结识很久了吗?

许晓椿:我们认识了好几年,当初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从低谷稍微有了起色。

NBD:天津“克隆工厂”将以什么业务为主要盈利手段?

许晓椿:主要通过克隆优质肉牛,联合下属牧场,形成产业链。

NBD:第一期是要做十万个克隆牛胚胎,还是要做十万头克隆牛?

许晓椿:十万个牛胚胎。

NBD:克隆技术商业化推广的条件是什么?

许晓椿:任何一个技术要成功,三个关键要素:技术的成熟性、合适的市场、以及资本。为什么现在建这个实验室,而不是16年前、19年前。现在的技术跟19年前的技术完全不一样了。如今天中午,我吃了一盘沙拉,里面的蔬菜都是水培的,是克隆的。植物克隆现在如此普遍,20年前呢?

上世纪80年代,只有8~10种植物可以克隆,植物克隆技术进入市场,第一种植物是烟草。烟草遇到一个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烟草被病毒侵染,产量、质量大降,那时植物克隆所能解决的问题就是从植物叶子顶尖拿一个未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出来无性繁殖,培养出一百万支、一亿支组培苗,一下子由实验室技术变成了工业化应用,由此产生了很多全球知名的植物组培公司。

说优质肉牛:未来5~10年需求翻番,唯克隆能解决问题

NBD:选择克隆牛作为盈利手段的逻辑是什么?

许晓椿:上述例子核心是要有一个市场需求,才能推动这个技术的工业化应用。那么猪肉消费有这个需求吗?没有,我们来计算一下牛的消费市场。

你去火锅店点什么?点牛肉、羊肉。现在大部分人开始吃牛肉。牛肉的消费,中国过去几十年都是两位数增长,去年,中国一年屠宰690万吨,平均到每个人,消费量是5.25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我们预计未来5~10年,这个还会两位数字增长,就变成1400万吨左右。

要宰这么多牛,现在围栏量是4000万头,翻一倍,8000万头。于是问题来了,中国肉牛品质不高,存在一个迅速把低端牛肉变成高端牛肉的急切需求,这个需求,在十年之内,要解决4000万头的存栏量。那么在中国需要一个种群的质变。

我们在天津的“克隆工厂”首批投资是2亿元,如果这2亿元全部用来进口海外优质种牛,可以买1000头顶级种牛,牛一年怀孕一次,一次9个月,明年,这1000头变成1500头,后年变成2200头,再后年变成3300头,再后年4800头,十年,差不多也就万把来头,能解决4000万的缺口吗?

而克隆技术,可以“啪”地一下,迅速形成种群规模,起始点就十万头,我第二期开始,起始点是一百万头,就不是一千头的起始点了。

NBD:那么,只有克隆技术才是唯一可以快速解决这种优质肉牛需要的途径?

许晓椿:是的,只有克隆技术才是唯一快速解决这种问题的途径,要吃高端牛肉,这是唯一的解决方法,我们也有这样的技术优势。

NBD: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用了很大的力量、很多的时间来培育优质肉牛,而您只需要买一块肉,就可以实现快速复制,您怎么看待这个有可能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

许晓椿:优质品种的交流是必须的,中国的优质苹果、水稻,被日本引进了,又培育出了更好的苹果、水稻,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引进优质品质的肉牛,形成我们的优质种群?

通过克隆,可以迅速形成优质牛种群,提升中国产牛肉的质量,让消费者以更低廉的价格享受到原来花高价进口的优质牛肉,我认为这非常好。

解安全忧虑:克隆牛与天然牛无异,可放心消费

NBD:您知道对于您构想的“克隆牛肉”现在都有哪些负面的说法吗?

许晓椿:知道,大家会问,克隆牛肉安全吗?法规允许吗?克隆牛是不是五条腿、三只眼,是不是活得更短,或者催熟长得更快?或者说,让老总先吃,老总吃完他家人吃,全公司吃。

这些都是对技术的不了解才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所谓克隆,实际只是一种无性繁殖,从一个体细胞,培育成一个小小的胚胎,再植入母牛体内,经过正常的孕育,产下小牛,再养成成熟牛,它的组织结构、生育功能、寿命长度,与原本的天然的牛,是完全一致的。

我介绍下美国FDA过去15年持续跟踪形成的一个报告,因为美国是最早一批克隆牛进入市场的,早在1999年,美国FDA就开始了对克隆动物的安全性与社会影响,2006年发布第一版,总共15年的跟踪,如今总共形成一千多页的报告,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克隆动物本身无论从安全性、生理功能、寿命各方面,与天然生下的动物无差别;第二结论,克隆动物制品,包括牛肉、奶制品,与天然生下来的动物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别。

基于这两个重要结论,事实上,你没有办法区分克隆牛和天然牛,也没有办法区分克隆牛产品与天然牛产品,所以第一FDA允许克隆牛上市,第二美国不需要给任何克隆产品贴标签。事实上,即使是找一个科学家来区分哪个是克隆的,哪个是天然的,这科学家也是无法区分的,这是美国FDA的结论。

除了美国,英国也对克隆牛羊猪做了一系列跟踪,得出了一个140页的研究报告,结论是一样的。韩国作为全球六大牛肉主要消费国,因口蹄疫的威胁,恢复牛族群也是运用到了克隆技术。所以刚才两个结论,针对克隆牛、羊、猪的消费而言,是安全的。

说到“让老总先吃”,没有问题。在美国、韩国,我们都吃过了克隆牛的牛肉,我认为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牛肉。

谈未来计划:我正在做“北大第三个屠夫”,高科技的屠夫

NBD:大家可能依然不接受克隆技术,而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必然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许晓椿:任何一个技术,太早就会变成“先烈”,太晚又丧失了机会,满大街都是了。

NBD:你不担心变成“先烈”吗?

许晓椿:我们之前已经倒了很多“先驱”。第一家克隆公司哪年成立的?1996年,克隆羊多利诞生,第一家克隆公司成立了,用于克隆商业化,最后结果怎么样?那个公司死了,因为多利羊试验了277次,第228次才成功,你认为如果做一百次才成功一次,他具备商业化能力吗?

那么,一个技术什么时候具备商业化推广的时机呢?纵观历史,并不是所有技术都一样。植物克隆技术上世纪60年代发明,80年代进入商业化应用,而进入广泛化使用,是2000年。我今天中午吃的沙拉全部是“克隆植物”,80年代的时候我们敢想这个东西吗?80年代,只有几种植物可以进行克隆,烟草、马铃薯、豆类。

现在,我们动物克隆技术产业化的程度,与上世纪80年代植物克隆技术产业化的程度是类似的。科学只有跟市场、跟资本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NBD:您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原北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是您父亲,他也是北大生命科学院的教授,他怎么看待这个听起来很前卫、很科幻的“克隆工厂”的?

许晓椿:他说,必须要将科学技术用于回报社会,做这件事情,必须对提高中国肉牛养殖业带来实际作用。北大已经出了两个“屠夫”,第一个是北大“杀猪佬”陆步轩,第二个是养猪养到百亿身家的陈生,我父亲这样评价,“北大出来的怎么就不可以杀猪呢”?从某种意义上,我正在做“北大第三个屠夫”,高科技的屠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