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人物访谈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华人电子业的“成吉思汗”

《职业经理人周刊》

1

在一些人眼里,山西似乎很“另类”:

山西落后,但山西人似乎很“狂”!

山西总出产一些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商业人物,他们要么是冲着“全球化的视野”来的,要么发誓要做所在行业里的“第一”。

譬如:

颠覆中国地产业规则的“买地狂人”——孙宏斌,

被冠以中国商业领袖的“航空狂人”——陈峰,

……

其中,最“狂”的——

当属全球最大的电子业合同制造商,被《美国商业周刊》尊称为“代工之王”的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

这位掌控了全球1/10的台式电脑以及2/3的PC零组件生产的世界级富豪回到家乡——

一甩手就是上百亿的投资和上亿元的捐款;

“超人”郭台铭

在对手眼里,他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一代“枭雄”;

在行业领域,他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势在必得”的华人电子业的“成吉思汗”;

外国人称:郭台铭是一位“超人”。

他自己说:领袖,就要多一点霸气!

当你真正走近他时,想象中的“霸气十足”淡了少许,添了几分和蔼可亲。

大者恒大

在山西太原南部一个不大的镇——小店,

提起“富士康”没人不知道——

这家巨型企业正在这里建设一个占地上千亩的生产基地;

提起“郭台铭”也并不觉陌生——

“那可是世界级的‘大财主’!”

2003年,郭台铭点兵派将在这里建立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主要从事手机与笔记本电脑的零部件生产制造。按照郭台铭的构想,这家公司将从单一的手提电脑结构件、手机结构件逐步涵盖其他3C产品,并陆续将其集团所属的精密模具、热传导等产品事业处迁移到太原。

这是此前山西引进的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投资10亿美元),也是山西省城太原迎来的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世界500强企业。

随郭台铭走进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记者实地感受了这位“超人”释放出的“超能”。

走进6000多平米的单体车间内,现代工业文明的视觉冲击扑面而来:

数不清的制造设备,数不清的精密仪器,数不清的技术工人……

Dell、IBM、诺基亚……我们熟悉的世界知名品牌的产品结构原件就在这一条条生产线上成型。

随行访问的日本客人森本理加女士惊喜地掏出自己的手机,和生产线上的产品比对。

“没错,你手里的这款摩托罗拉手机的外壳,正是在这里生产的。”

郭台铭笑着解开她的疑问。

从原料加工到模具生产,从质量检测到废料回收,从手机部件到电脑外壳……

郭台铭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视察了七八个车间,并一路询问所关心的环保、废物回收和人员招募。

记者好奇地问陪同人员:“像这样大型单体车间共有几个?”

回答:“包括在建的共有27个。集团总部计划把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建成全球最大的镁铝合金产品生产基地。”

规模!

记者咋舌,不禁想到郭台铭的名言——“要做就做世界级!”

有人说,郭台铭的厉害之处,在于管理中强调的“责任”。

工厂中随处可见展现其企业文化内核的各种警示语,比如“品质是价值与尊严的起点”“走出实验室,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铁律”等等。

郭台铭提醒员工“要时刻检视自己的工作态度”。

即使在这次回到山西的紧张一天里,郭台铭也特意挤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召开富士康集团的内部产能检讨会。

他说:“企业最怕的是没有危机意识,没有检讨的能力,没有执行的能力。没有良好的品质,没有良好的服务,没有良好的管理做后盾,一切效果会打折扣。我希望我们的产品、品质、服务在客户心中有不可被取代的地位。”

由此,又想到他的另一句名言:全球性的竞争,“大者恒大”。

富士则康

在世界富豪榜上,郭台铭是排名在前200位的亿万富豪。但在生活方式上,他也以“抠”闻名商界。

但有一点不“抠”——捐款。

“他不会把钱花在个人享受的领域,他比较有兴趣把钱投在为大众谋利的地方,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了解他的人说。

捐资助教兴学,是郭台铭每次回乡必不可少的另一件大事。

这次也不例外。

11月24日上午,郭台铭来到太原市中心,为他捐资1500万元兴建的“爱物中学”揭牌。

“爱物”,是郭台铭父亲的字号。创办“爱物中学”,是为了资助学习特别优秀、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双特”学子免费接受优质的高中教育。

当首批入学的170余名贫困学子高喊:“郭爷爷,谢谢您!”这位昂然屹立于世界商业之林的豪士,眼中分明是一片湿意。

“知识经济的来临,是靠知识、靠发展科技来创造更多的财富。”郭台铭指指自己的肩膀和头部,“肩膀和头脑的距离只有10公分左右,我希望将来的孩子更多的是用头脑而不是用体力来赚取财富。”

他说,山西人不能老靠煤矿,教育才是挖而永远不绝的老矿,投资教育要比投资挖煤矿有意义。

“教育是我们将来的前途。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

几年来,郭台铭为家乡教育事业及其他公益事业已捐资上亿元。

这次回来,郭台铭再捐1500万元,用以加强“爱物中学”的科技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他叮嘱“爱物中学”校长:“多招学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一位网友在论坛上评价:

无论是产业投资,还是对社会事业的捐赠,郭台铭留给家乡的

——是未来,是机会!

感恩之心

“今天(11月24日)是西方国家一个重要的节日——感恩节。”郭台铭说,“我这次回到家乡,也是带着感恩的心情来的。”

他感谢山西省各级政府对他本人和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区一贯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山西省领导给山西创造了这么好的投资环境。

郭台铭在山西的投资,就像是接力赛跑:第一棒在跑,第二棒已在暖身,第三棒也在做准备。

郭台铭此次回晋的另一个大事,就是与山西省政府商谈和推动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区二期工程的细节。

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区二期工程的开发建设于明年启动,三年内完成。郭台铭将把“看家法宝”——精密模具、铝美合金汽车零配件的制造引入山西。

省里对郭台铭的此次投资十分重视,承诺在政策上继续给予优惠,继续支持郭台铭先生在山西的事业,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如今,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区的一期工程将在明年结束,已经上马的项目产能已达到12亿元,明年将有望翻番;已安排就业人口1.5万人,今后每年以增加一万的速度增加。

富士康的到来,加快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吸引着更多投资商的目光。

郭台铭先生的老朋友、TCL总裁李东生已表示:富士康到了山西,我们也将紧随而来。郭台铭投资山西,是以国际商业巨子的眼光验证了山西的投资潜力。

郭台铭豪爽地说:“山西是一支‘绩优股’!我看好她的未来!”

智者—郭台铭

“我是山西人,未来世界是3C(山西的谐音)。3C就是电脑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消费性数码电子Consumer-electronics)。”

今年5月,台湾首富、鸿海——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先生回到山西省晋城市葛万村,在略事整修的爷爷居住过的老屋里,对先辈的牌位插上一束香烛,神色肃穆地鞠躬祭拜。——这是他每次回乡都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

慷慨捐资助教兴学则是另一件大事。近几年来,郭台铭先生为家乡教育事业及其他公益事业已捐资上亿元。

人常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而郭台铭和他的“鸿海”却是盛“实”之下,其“名”难符。鸿海公司一向低调,连其转投资的“赛博数码广场”,名气似乎也比鸿海大。而鸿海的大陆子公司之一,位于深圳的富士康集团,是中国外商投资的六强企业,2001年富士康出口额达24亿美元,占深圳当年出口总值的6.2%,在“中国出口200强”排名中高居第二,与其并肩的是东方国际、中国石化、普天信息、摩托罗拉(中国)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

然而有趣的是,郭台铭虽然对自己及鸿海不事张扬,却毫不吝于张扬“山西”。演讲、修桥、筑路、扶残、助学、投资?-?-这位晋商在家乡的一系列行动格外引人注目。

在山西,郭台铭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台商,更多的是一位衣锦还乡的骄子。他最爱说的话是“我是山西人”,最爱喝的酒是汾酒,简直“喝酒必汾”。在深圳,每进一个酒店都先问有没有老白汾,一听没有扭头就走。“因为我,深圳各大酒店都摆上了老白汾。”这成为郭台铭十分开心的一件事。

很多人难以理解这位纵横三大洲、麾下五万兵的IT枭雄,居然对这个自己37岁才涉足的“家乡”一往情深,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在这厚重的“晋中黄土”中,究竟是什么吸引着他。

“要做就做世界级”

“要做就做世界级”,凭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鸿海的合作方都是世界一流企业。

深圳龙华。一平方公里,8万人的富士康工业园区就是一个完整的社区,有深圳一流的足球场,有繁华的商业街,有深圳最大的网吧,有容纳数千人的餐厅?-?-

这么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在全球也不多见。

1988年,当郭台铭决定在深圳建厂时,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将在深圳创造一个如此庞大的制造企业。

当年,郭台铭—口气在深圳龙华买了500亩厂房用地。那里曾经是—片农田,在深圳境内,还鲜有前去投资的台商,即使有,也是—些实力并不雄厚的小企业,抱着投石问路的心态去投资,规模很大的公司去投资的还不多,此时,鸿海在台湾已属知名的大企业了。

“要做就做世界级”,凭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鸿海的合作方都是世界一流企业,苹果(Apple)、康柏(Compaq)、戴尔(Dell)、IBM等计算机大厂;思科(Cisco)、诺基亚(Nokia)等通讯大厂,以及消费电子大厂SONY等,都是鸿海重要的战略客户。

1988年,港台到内地发展的企业,绝大部分还停留在“三来一补”模式,依靠内地的廉价劳动力,土地、厂房以及各项政策优惠扩大业务。郭台铭却没有简单地走这样的路线,现在无法猜想郭当时是否想到了中国“世界制造工厂”这个概念,但他显然看到了中国内地不仅有廉价劳动力,更有优秀的一流技工。1988年富士康在深圳创立开始,郭台铭便将富士康定位于鸿海的生产基地,这也为不久的将来埋下了伏笔。

富士康集团总部在台湾,深圳富士康龙华信息科技工业园是富士康亚洲生产基地的龙头。此外,富士康还有昆山工业园和北京工业园,前者是全球最大的PC连接器生产基地,后者为富士康全球无线通讯事业总部。另外,已经投产的钱塘工业园是富士康无线通讯产品在华东的重要研发、制造基地;正在建设的太原科技园是无线通讯华北基地。深圳龙华工业园一定意义上是鸿海全球基地的“黄埔军校”。分布在欧洲的全球最大的PC系统组装厂——捷克富土康帕尔杜比莱制造中心,以及设立在苏格兰、捷克、匈牙利、芬兰的制造基地的员工,许多都要到龙华接受培训。

鸿海采取的是通过第三地转投资的方式,在台湾并没有公布其在内地的投资总额,但富士康在内地高校的招聘简介中称“富士康集团目前在内地投资总额为30亿美元”。

目前,富士康的渠道已经全面覆盖了内地市场,在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均设有一级代理(区域总代)。

“4000年前注定的成功”

“阿里山上的神木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决定了,绝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

1966年,16岁的郭台铭,进了刚创校的“中国海专”。求学期间,他的学费都是自己赚的,为了学费,他曾到橡胶厂、砂轮厂和制药厂打工。1973年退伍后,郭台铭进入复兴航运上班,并利用晚上时间补习英文。一年后拿着母亲给他的20万元,一半用来结婚,一半拿来创业。

1974年,郭台铭出资10万元与朋友合资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成品。由于没什么生产经验,一年后,他们亏了个精光,原股东都逐一退出。但郭台铭不愿轻易放弃,硬着头皮把这家公司顶下来了。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鸿海”便从制造电视机选台的旋钮做起。

野心勃勃的人常忽略细微处,郭台铭却能从一个不起眼的小零件切入,并且获利不少。

1977年,当郭台铭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时,他并未买房置地,而是从日本购买模具设备,建起了自己的模具厂。事实证明,郭台铭极有远见。“鸿海”陆续建立起来的电镀厂与冲压厂迅速拉开了与同行的距离,并在1980年代个人电脑工业起飞中,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进入个人电脑连接器领域。当时“鸿海”从模具打进电脑零组件代理,订单多如雪片。郭台铭什么都想代理,电脑主机板、电视游戏机、连接器等以“量大、低价”抢夺市场,郭台铭的连接器王国自此开始建立。1982年他把公司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接着他又在美国成立分公司,首次在台湾之外开始自己的布局,并创立“FOXCONN”自有品牌。

1988年,“鸿海”年营业额突破10亿元。

1980年代末,郭台铭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深圳成立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生产电脑周边接插件。在这里,郭台铭找到了他成功的着力点,也开始了企业飞速发展的历程。

1990年代,企业界掀起了以资金密集型为主的第二波台商投资内地的热潮,此时,“富士康”已经依靠前期积累的力量,在深圳和昆山分别设立了科技工业园,这成为公司一个新的增长点。如今,“鸿海”在内地的深圳、昆山、杭州、天津等地设有36家全资子公司,在苏格兰、爱尔兰、捷克、美国休斯敦、洛杉矶等地设立了海外制造中心及广布全球的60余个国际分支机构,已成为全球最大的PC连接器、PC准系统的制造商。

“没有竞争对手”

寒冬里的孤雁,要觅食,要在逆风中找好一个安全的落脚点,就只有努力地飞,飞得越高越好。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生存下去。

在郭台铭坐镇的深圳龙华厂区,一代巨富住的不是宫殿,而是布置简单的“作战指挥中心”。他的办公桌是由几张会议桌拼凑而成的,桌上除了一堆公文外,只有一个小闹钟和一对镀金的小座狮,冷冰冰的水泥地,折叠式铁椅,而郭台铭每年有一半时间待在这里,早晨八点进厂,顶着夜半星光回到仅30多平方米的宿舍。

罗马非一日造成,“鸿海”也是经过郭台铭近30年打拼才有今日的。如今,这只“寒风中的孤雁”已经成为亚洲IT产业的领头雁。

郭台铭心中没有“品牌梦”。他说的很明白,鸿海不会创自有品牌,因此包括市场行销和产品设计仍掌握在客户手中,鸿海一心惦记的,就是如何强化服务客户能力,好好伺候客户。

不经营品牌,鸿海却能和知名品牌一起在全球赛跑,靠的又是什么样的竞争力?

郭台铭认为,目前全球经济并没有恢复,只是在结构性地调整,全球大厂积极转型,把制造的一端,外包给最有效率的电子专业制造服务(EMS)。

鸿海的CMM(Component Module Move)快速制造模式,让全球数百亿美元的电子专业制造服务(EMS)市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从“自制零件、零件模块化、快速物流”的组装,再加上e化的信息流连结全球客户,鸿海用CMM做到“交期准、品质好、成本低”的境界,这是鸿海快速掌握市场的能力。

而未来,鸿海在台湾地区第一大民营龙头的位子能坐多久?郭台铭最担心的竞争对手又会是谁?

郭台铭说:“在我的领域没有竞争对手。”

郭台铭说,他只是一只地瓜,长在森林里,结果被别人发现长得很大了,都来争相观看,结果踩坏了附近的农田,还要怪到地瓜的头上。

但是这个“地瓜生根”的策略,却让鸿海在全球产业重新分工、结构重新调整之际,能够深耕布局、做到“一地研发、三区(亚、欧、美洲)制造、全球交货”。

掌握产业分工的新趋势,帮助大厂在全球出货,鸿海完成了三大洲的布局。鸿海目前全球的PC准系统(Barebone,还没放进内存等的PC半成品)出货量约3000万台,也就是说,在全球每5台PC中,就有一台来自鸿海的全球工厂。

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鸿海能做大,最关键的是选客户。

郭台铭透露自己生涯最重要的转折点是:“我30岁的生日是在日本松下过的。我去跟他们谈合作。那天,日本人把我灌醉。第二天醒来,我躺在床上想,日本有这么好的零组件供应,是因为日本有很好的母体工业,带动日本零组件的发展。而我那时在台湾地区做零件,但台湾地区却没有母体工业,且台湾厂商也没有扶植台湾零组件厂的打算。于是,我就下定决心不跟台湾厂商做生意,要与国外大厂做生意。”

就这样,鸿海很早便走出台湾地区,与IBM、康柏等大厂做生意。“你想想看,国外电脑品牌愿意给你机会,只要价钱可以,他愿意派工程师来教你。这就好像你成天与少林寺、武当派、昆仑派切磋剑法,如果能自成一格的话,就有自己的派。这些经验都不是书本上学得到的,这是28年来最宝贵的学习、最宝贵的成长过程。”郭台铭说。

鸿海以模具起家,在公开场合郭台铭总是对外强调他做的是“机械”,而非“电子”。理由是,当高科技可以量产时,骨子里就是机械业。

鸿海的角色不仅限于量产的上下游伙伴,更提升到共同开发、设计的阶段。比如鸿海派人常驻英特尔,开发的连接器几乎与英特尔的新规格同步,这种优势使鸿海的地位更加稳固。

郭台铭经营客户,就跟他经营鸿海一样剽悍。

以争取康柏为例,1987年,康柏在台湾还没有国际采购处,郭台铭抛下董事长身份,把台湾公司交给弟弟郭台强,只身赴美。他提着公文包卖连接器,起初频频吃闭门羹。

但是他的做法让康柏无法忽视。郭台铭在康柏的休斯敦总部旁设立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最快当天就能看到模型。

到今天为止,鸿海与康柏的合作超过十年,但是郭台铭经营客户关系的悍劲并未减退。

“以身作则 独裁为公”

“民主是最没有效率的。民主是种气氛,让大家都能沟通。但是在成长快速的企业里,领袖应该带着霸气。”

郭台铭说:“不了解我的人觉得我很霸气,其实我这个人很温柔。”

对管理,郭台铭的原则是“以身作则,独裁为公”。他每天开会马不停蹄,长时间工作,员工跟着不敢稍懈。“鸿海的业务员,没有回家吃晚饭的权利。”一位资深业务经理说。

郭台铭认为管理只是个概念,而不是执行的手段。讲到鸿海怎么管理,郭台铭认为“一个人只要给他责任,让员工背着责任做事情,他们只要肯负责就不用管。这是我们的文化。”

“今天英特尔讲十倍速时代,基本功做好才能谈变化。微软讲创新,其实背后是纪律。所以我认为,如果今天你讲民主跟纪律,我认为纪律会比民主重要。不过,我们应该照顾员工,而且员工做错,要给他机会。鸿海的员工只要是因为想做事而做错,不会受罚。受处罚的都是不想做事的。”

“领导人要以身作则,任何困难的事,我半夜不睡一定在场。第二,独裁为公,我跟大家讲为什么这么做,讲完了就做决定。”

所以鸿海的决策速度很快,往往几个人就能做出决定。

外界认为鸿海像军队。在鸿海的厂区,常传来新人受训的口号声。一位曾在军校呆过的鸿海干部就说:“鸿海的干部会议就像军官团开会!”

重视荣誉,不是阵亡就是升官。这是许多鸿海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出来的企业文化。命令下来不容质疑,更不用谈抗辩,做不好不用讲任何理由;所谓“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理由”,早已深固在每一个鸿海人的心里。

这样严谨的企业文化,让鸿海一直以高效率闻名。

郭台铭自己是一位工作狂,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自创业以来没有休过3天以上的假。有时即使晚上刚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开会,而且一开就是12个小时,好像永远都不知道疲倦。

急脾气的他,可以3天不睡觉把货赶出来,甚至直接冲到生产第一线,卷起袖子,操作机器。如果遇到客户退货,他除了生气骂人外,更会放下董事长的身份,亲自带着员工上门赔礼道歉。靠着这样的严格要求,郭台铭对鸿海的产品质量相当自信。有一次在演讲会上,为了显示鸿海的手机最好,他在讲台上连摔3次手机,然后请台下的好友试拨他的电话。

老板如此努力,鸿海的员工也是丝毫不敢懈怠。郭台铭实行的是类似军事化的管理,每一个进入公司的基层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为期5天的基本训练,包括稍息立正和整队行进等。对于高层主管,郭台铭的要求更为严格。他随时向他们提问,如果答不上来,骂人的话立刻脱口而出,这些千万富翁们,照样要在会议桌前罚站。郭台铭下达的命令,即使远在地球另一端,相关负责人也要在8小时内做出回应;没有时差的,则必须在15分钟内答复。平日里,郭台铭常问主管们:“你们尿尿黄不黄啊?”如果回答“不黄”,他立即劈头痛批:“那表示你不够努力啊!”

另一方面,对待表现好的员工,郭台铭也相当慷慨。在2002年的年终庆祝会上,他拿出2.3亿元新台币犒赏先进,最高奖是价值2800万元的鸿海股票。每年,郭台铭还会为上百名主管安排最精密的核磁共振身体检查,一出手就是上千万。与经理们吃饭,他时常动几筷子就不吃了,而是忙着催厨房上菜。等大家都吃饱了,他再把每盘剩下的菜倒到自己碗里一拌,胡噜胡噜吃下去。

“铁汉柔情”

走在路上,很难看出他是台湾首富。

对于自己,郭台铭却显得有些抠门。他不穿名牌、不开名车、不注重打扮,走在路上,很难看出他是台湾首富。有人总结说,鸿海赚钱的秘诀就在一个“省”字。上班时间,公司走廊的灯间隔着亮,午餐时分,用餐者的办公室的灯一律熄灭。会议室的墙基本没什么装饰,地上用的也是最便宜的地毯。为此,郭台铭常被朋友取笑“没品味”,而他说:“我现在有什么买不起?可是如果我要真去搞品味,那股东们就要担心了。”

2005年3月12日,郭台铭先生的妻子林淑如病逝台大医院。而美国《福布斯》杂志日前刚刚公布郭台铭以身价高达32亿美元当选台湾首富,林淑如却只和他分享了一天的首富荣耀就撒手人寰。

当年富家女林淑如下嫁给穷小子郭台铭的故事,从此成了绝响。结发三十多年的两人,家世背景悬殊。当年郭台铭只是个专科毕业的小伙子,家境不算好,学费是靠自己半工半读赚来的,而林淑如则是富家千金,是台北医学院的校花,还是药学系的高材生。

但或许就是郭台铭的认真与执着感动了林淑如,让林淑如不顾家人反对,以富家小姐兼台北医学院校花之身嫁给一文不名的郭台铭,过着辛苦的日子,一度还因为没有钱给小孩买奶粉,只能让孩子喝米饭煮成的米汤。

当郭台铭的事业遇上不顺时,林淑如开口向娘家借了70万元周转。两人相互扶持的结果是,当年辛苦创业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台湾首富,林淑如也坐拥13亿的资产。

回首三十年来,林淑如一直陪在郭台铭身边,陪他创造了市值3000亿台币的鸿海帝国。但是,傲人的财富终究没能挽回爱妻的生命。

郭台铭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些令人鼻酸的话:

“我儿子生下后,那时正值创业期,儿子每天晚上都哭个不停,我每天都一两点才睡,五六点就要出门,为了睡好,只好跟太太分房睡。儿子整整哭一个月,最后我忍不住问太太:为什么儿子一直哭?太太才跟我说:你已经三个月没有拿钱回家了!

“那时我没有钱,忘了拿钱回家,太太也不肯讲出来,怕给我压力,就只好喂儿子喝稀饭水,小孩子吃不饱,所以半夜一直哭,我却都不知道,事后我跟太太说:再怎么苦,也要买奶粉啊!”

来源:前瞻网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