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人物访谈

地产大亨李兆基:擅长资本运作 投资内地房地产失利

《职业经理人周刊》
6月1日晚间,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李兆基于7月1日起退任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职务,由现任副主席的次子李家诚接任。李兆基将留任执行董事。

“能力问题,年纪问题,顺其自然。”在6月2日的股东会后,86岁的李兆基坦言已超过退休年龄很多,应该安排接班事宜,并陆续减少工作量。

李兆基

从67年前怀揣1000元只身来到香港,到今年以270亿美元的身家晋身香港第二大富豪,李兆基实现了众多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梦寐以求的财富梦想。

作为“香港房地产大亨”,李兆基、李嘉诚、郭得胜等元老级大佬所开创的香港地产发展模式,对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近年来,随着掌门人的迟暮,港派地产商的发展速度被诸多内地房企所超越,他们的光环似乎正在逐渐褪去,港派地产最辉煌的时代也正在远去。但当喧嚣过后,他们的经商之道、财富观念、对产品的极致追求等对指引国内房地产行业回归平静依然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地产大亨

李兆基最早传承的是家族生意,当父亲把顺德两间店铺交给他经营时,李兆基并没有让父亲失望,生意做得颇为红火。

受抗战影响,国内经商环境颇为动荡,20岁的李兆基带着1000块钱只身到了香港另谋生路。通过从事买卖外汇和黄金的老本行生意,迅速积累了第一桶金。

当时的香港因为人口激增,政府的房屋兴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李兆基捕获到其中的商机。1958年,他和冯景禧、郭得胜等8人合股组成永业公司,做地产生意,他们首创的“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方式深受中下层市民欢迎,房屋销售火爆。

1963年,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将永业重组,成立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郭得胜任公司主席,李兆基任副主席兼总经理,在香港上世纪60年代的波诡云谲中发展。

作为创始人之一的李兆基眼光毒辣,当其他开发商偏爱商业和工业用地时,他却看准了中小型住宅楼宇,新鸿基的生意也因此一日千里。

作为地产行业的新人,李兆基异常勤奋,规划设计、土地购买、房屋销售样样都事必躬亲,为以后另立门户打下坚实基础。1972年,新鸿基地产股票上市,三位合伙人分道扬镳。李兆基拿着分到的价值5000万港元的地盘、物业,和胡宝星合作组建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把这间公司也推上港交所上市获得大笔现金后,李兆基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1975年,李兆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业有限公司。恒基兆业刚创立的时候,只有1.5亿元的股本,楼盘20个。但几年之后,旗下楼盘就激增到上百个。在香港这样的弹丸之地,土地资源的获取难度可想而知,李兆基的办法是“拆旧建新”,也就是今天所称的旧城改造。据了解,为了收购华侨手里的旧楼,他长年在欧美的中文报刊上刊登广告。在收购一层旧楼后,陆续买下整栋楼,然后是周边的房屋。通过这样蚕食的方法,获得物美价廉的土地。

1981年,恒基兆业成功上市,集资10亿港元。随后李兆基将恒基兆业中的地产业务,分拆为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上市。1988年,恒基兆业地产公司全面收购了永泰建业,改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

除了地产运营,李兆基非常擅长资本运作,有“亚洲股神”之称,通过一系列的借壳、分拆、收购,一手创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恒基地产集团连同其附属及联营公司在内,有6家独立上市公司,业务涵盖地产、酒店经营、百货、基建、餐饮、旅游等。

时至今日,江湖绰号“四叔”的李兆基稳坐地产天王第二宝座,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李兆基本人则是在2015年福布斯香港50富豪榜中排第二名,身家270亿美元。

内地发展失利

李兆基早在1980年就开始投资内地房地产市场了,恒基兆业参与了广东中国大酒店和花园酒店的项目,1996年1月,总投资达33亿元的北京恒基中心封顶。到1996年,恒基(中国)已在内地拥有22个项目,资产估值137亿港元。

梳理恒基兆业在内地的发展路径可发现,李兆基依然坚持他在香港的旧改思路,希望通过重建旧城、旧楼获得低廉的土地。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地方政府对这一模式抱着无上欢迎的态度,也因此恒基兆业得以迅速扩大在内地的发展规模。

但他对内地市场的特性显然了解不够,全国各地多个项目都曝出拿地多年未动工、有囤地获利的嫌疑。以恒基兆业在华南的重点投资项目为例,李兆基早在1992年就拿下了这个位于广州海珠广场的改造项目,但直到20年后的2013年才开始启动。而且,随着内地土地出让方式的转变,在公开拍卖场合的恒基兆业在土地资源的竞夺上已经很少出现,已经远远落后于内地的房地产新秀。

据了解,2014年,恒基兆业在内地的合约销售额仅52.03亿港元,同比下跌29%。内地物业租金收入为14.8亿港元,同比增长了14%。于内地的土地储备建筑面积仅约126万平方米。

尽管在市场方面发展不尽如人意,但其还是通过股权的形式投注了多家地产公司。

2007年,碧桂园在香港上市,李兆基花10亿港元认购了新股。2014年5月,在碧桂园急需改善负债结构、提升机构评级的时候,李兆基旗下又认购了该公司2.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2013年,他还在二级市场斥资4亿港元购入了旭辉控股4%的股权。

“买地产股好过买楼。”6月2日,李兆基表示香港股市的投资前景要比楼市好,即使香港地产股前期已经录得可观升幅,但目前仍然是买房地产股好过买楼。他透露将继续增持恒基地产和新鸿基地产的股票。

身退心不退

从小就对做生意情有独钟,热爱自己事业的李兆基,最终也敌不过时间的侵袭,宣布从7月1日起退任恒基兆业发展的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职务。“别人都是60多岁退休,我都80多岁了还未退休,已经超过退休年龄限制了,我现在应该安排接班,这好比打麻将一样,要吃了才走。”

他表示,两个儿子分工明确,长子李家杰负责公司在内地的业务,次子李家诚主要负责公司在香港业务。而他自己希望还能打理公司的事务,最好实现一些目标之后才退下来,比如说做好公司旗下大量的旧楼重建项目。

对于做生意,他有一句格言:“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

对李兆基而言,他坚信做小生意最重要的是勤。至于说做大生意,最重要的是计算精确。生意额大,牵涉的本钱和盈利大,一出一入的利息,多一分少一分是很重要的。他最不喜欢把时间及金钱花在吃吃喝喝的应酬之上。对于自己亲手创造的财富,李兆基认为应当是有聚有散,“赚钱成功,用钱也要成功”。他强调,当恒生指数升至30000点时,自己将会兑现承诺,每年捐出10亿港元做慈善,并会成立基金来负责运营,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无论是经商还是做人,李兆基都获得社会的极高赞誉。香港四大家族的神话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企业家,作为领路人,他们对中国地产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便现在内地的房地产企业已经在体量上迅速壮大,但在根基上、在骨子里依然需要锻造能够传承百年的企业家精神。而这,就是榜样存在的意义。

来源:赢商网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