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人物访谈

特变电工董事长张新:民族企业的民族情节

《职业经理人周刊》

张新,现任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担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等职务。

2014年6月28日,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巴罗达市,由特变电工投资建设的输变电高端装备产业园—— 特变电工能源(印度)有限公司交流1200千伏、直流±1000千伏特高压变压器研制基地正式落成。这是我国特高压输变电产品首次走出国门。通过几年技术创新,特变电工具备了和国外任何大公司同台竞争的实力,它的海外之路是怎样的?特高压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特变电工董事长张新对此有话说。

记者:请您具体介绍一下特变电工主要参与了我国哪些特高压工程,承担了哪些具体工作。

张新:特高压的出现,使得“煤从远方来”这种高污染、高耗能的破坏环境的能源传输方式转变为高效清洁能源的“电从远方来”,带来的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东西部平衡发展。可以说特高压是我们能源传输方式、生产方式、使用方式的一场革命。

特变电工现已具备自主研制特高压交直流变压器、电抗器、套管、互感器,1000千伏特高压绝缘架空线、750千伏及以下高压交联电缆、扩径导线及母线、输变电智能化组件等全系列输变电产品的能力,装备水平、试验检测手段及自主研发能力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我们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投运及在建的“四交四直”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相关输变电产品的研制任务,其中,在特高压交流领域,承担了世界首条商业运行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变压器和电抗器的供货任务,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特殊贡献单位”;为皖电东送、浙北-福州、兰州-官亭、新疆与西北联网、青海与西藏联网等特高压交流工程提供了批量变压器及电抗器。在特高压直流领域,承担了向上、锦苏、哈郑、溪浙、宁东、呼辽、青藏、灵宝背靠背、高岭背靠背等国家重大直流输电工程诸多创新型输变电产品的研制任务。


记者:当特高压这种全新的电压等级出现的时候,给特变电工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特变电工是如何实现变则通的?

张新:发展特高压,关键看设备。对特变电工来说,特高压产品研制前无古人,亦无洋人,它的每个项目都是创新工程。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的解决方案需要一次投入成功,产品创新要可控、在控、能控,使每个项目都成功地工程化、产业化,这是非常难的,是巨大的挑战。

在特高压产品研制这条艰难而光荣的创新道路上,我们以下面几个法宝成功地应对并赢得了挑战。

首先就是坚定必胜信念。第一台1000千伏变压器试验失败了,我们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与国家电网公司专家一起总结原因,迎难而上,合力攻坚。即使遇到最严重的困难和瓶颈,我们依然积极解决,始终坚守,不断改进。

第二是开展联合攻关,吸纳众家所长。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有效组织下,我们积极利用其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开放式的创新网络,聚集大学研究院所和用户端,以及中外优秀企业一起联合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第三是坚持对创新资金的大力投入。创新的代价是高昂的。为了取得掌握众多第一手研制参数,我们投资共30亿元建了两个实验基地,做了许多台样机,进行了上千次工程试验,试验中被击穿的线饼、线圈无以计数。特变电工坚持将每年销售收入的5%~6%作为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确保科技创新工作的可持续性。

记者:今年10月份,特变电工国家特高压变电技术工程实验室获批,从零开始的特高压技术,是如何一步一步从零开始到占领国际制高点的?

张新:特变电工国家特高压变电技术工程实验室获批,得益于国家对特高压技术的大力推动,得益于国家电网公司的一贯支持和帮助,也得益于特变电工对我国特高压项目所有首台套产品的成功研制。同时,这也是国家对特变电工特高压技术发展寄予的极大支持和激励。

通过特高压产品的研发生产,直接带动了特变电工等一批国内电力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升级,其产品的升级换代获得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企业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逐步提高,占领了世界特高压技术的制高点。

特变电工正是依托这些“中国头一份,世界独一份”的首台套工程项目创新实践,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世界上率先掌握了特高压成套设备制造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制造水平显著提升,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获得突破,一大批高端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占领了国际制高点。

记者:抢占制高点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标准制定,特变电工在行业标准制定上取得了哪些成绩?

张新:经过多年的自主创新,特变电工目前已拥有600多项专利技术,凭借这些技术,特变电工参与制定了7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其中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这2项国家标准,已被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确定为世界标准,这是中国在国际电工领域首次参与标准制定。

参与标准制定意味着特变电工从过去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这将为公司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带来更大便利,过去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在美国、欧洲不可能被别人采用的,现在我们已经是顶尖的。

记者:我们企业的自主创新如何与追求卓越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的?

张新:国家电网公司主导的特高压建设,高举振兴民族工业的旗帜,始终坚持核心技术设备国产化,坚持自主创新,这就为我国特高压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这一决策,将特变电工等一批国内电力装备制造业企业推上了世界特高压技术的领先地位。

2005年2月1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时任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带队去日本考察,我有幸作为设备企业代表一同参加。但到了之后,参观东京电力及新榛名特高压设备实证实验场时,日本方面只允许国家电网和一些非企业人士参观,不允许我进入。舒总当时就提出抗议,说我们企业是作为专家评审来的,如果不让我进去,那么此次参观计划就取消。我到现在还非常感动,这是我们的第一次特高压海外考察,遇到国外对我们制造业企业封锁的时候,国家电网公司挺身而出,更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

在回来的前一天晚上我就向舒总请战,一定要为特高压工程贡献一份力量。这次考察回京是大年三十,我们公司大年初一就开会确定立即投资10亿元,建设湖南衡阳中国第一个“双百万”特高压研发制造基地。

记者:特变电工的印度海外基地已经落成,请问第一个海外基地为什么选在印度?现在发展的情况如何?

张新:印度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途,是中国在南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其电力基础设施短缺,市场潜能很大。2008年,特变电工与印度签署765千伏主电网建设项目。按照印度当地的法律规定,参加该国765千伏特高压工程项目的企业,必须在当地建设工厂,因此我们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设了第一个海外特高压变压器生产基地,现在有员工600人,95%是印度籍的。

印度建厂备尝艰辛,面临众多国际企业激烈竞争,我们的价格被压得非常低;政府部门外企管理体系不健全;气候湿热造成赴印员工身体普遍不适;当地缺乏素质较高的熟练产业工人;一些人对中国企业和产品有偏见等。

我们用实际行动做出示范,争取良好生产经营和社会环境。特变电工投资2亿美元,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了印度制造业首个空调厂房和花园式园区;分批在当地和国内培训印度员工,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建设员工宿舍、餐厅、体育场等配套设施,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技术。

2014年10月首批印度本地生产的765千伏产品提前成功下线,并很快在印度电网投运,受到当地电力部门好评。

记者:特变电工面向世界,在特高压技术上更是做到了业内翘楚,我们在国际化上有什么发展规划?国际化给特变电工带来哪些作用和意义?

张新:10年来,因为特高压工程项目,特变电工提升了装备制造能力,并参与了菲律宾、印尼、埃塞俄比亚等海外电网电源建设项目。今后我们愿意追随国家电网公司“走出去”的脚步,参与到世界各地的电网电源建设工程中去。伴随大企业“借船出海”是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保障。

依托特高压技术的发展,我们在其他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近年来,特变电工500千伏及以上高端输变电产品及电力系统集成服务持续进入美国、加拿大、印度、俄罗斯等市场,先后完成印度首条765千伏特高压输电成套项目、塔吉克500千伏超高压输电成套项目总承包工程等项目。

国际化为特变电工带来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但我们走得也十分艰难。国际化让我们为自己在某些领域的技术领先感到自豪,但也切身体会到了国际市场实力竞争的激烈和残酷。“走出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心胸,也使我们看到了自身发展的一些弱点和不足。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企业相比,我们的产业相对单一,集成能力还很欠缺,没有能力问鼎被国外企业长期占据的高端市场。这些压力和挑战,要求我们努力向先进企业学习,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经营水平,加快创新和赶超步伐。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作者:高雅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