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商业评论

跨境并购:机遇还是泡沫

《职业经理人周刊》

     本报记者 陶娅洁报道

  “我们前不久在美国硅谷设立了一个高科技孵化器,旨在通过‘美国孵化、华夏加速、中国创造’来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华夏幸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华夏只是千千万万“走出去”中国企业的一个缩影。据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6300亿美元,2013年当年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

  马杰对记者表示,华夏的投资属于战略性投资,服从于自身的主业,侧重于产业促进和产业升级,主要是针对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企业。“目前我们主要做跨境的股权投资,今后不排除会做一些成熟技术的转移或者跨境并购的可能。”

  下一个行业增长点

  “跨境并购应该还会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并购的行业已经从传统的能源矿产向有成长性的行业,甚至向新兴行业转变。”深圳清研睿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索咏红在近日举行的“2014中国金融论坛”上谈道,医疗医药、节能环保、通信设备和互联网金融是未来潜力比较大的并购领域。

  据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去年我国跨境并购涉及的交易额是514亿,比2012年的330亿上升了50%以上。从行业构成来看,九成投资流向了商务服务业、采矿、批发零售、制造业和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在这几个领域里面,建筑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增速最快。

  光华领导力研究院院长武常岐[微博]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中国本身产业升级的压力很大,这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主要驱动力,海外并购需要回答“转型升级”这一中国经济的大问题。

  “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和以往已经不一样了。收购模式从原来的对资源、矿产、原油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收购,逐渐向技术与专利方面转移。除此之外,通过收购国外一些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比国内现有水平要高的企业,也可以弥补中国企业的技术短板。”武常岐对记者说道。

  国际著名金融专家丁大卫认为,跨境并购可以从趋势和热点上来解读。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并购的目的是实现价值变现。相比国内,国外有很多优质资产,且价格相对较低。就行业来说,国外在房地产资源方面比较充裕,对于中国的一些企业来说是很好的投资。

  “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投资的重点,比如雾霾很严重,那么环保领域就是重点,除此之外还有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马杰说道。

  据悉,2013年是中国并购元年,以清洁能源领域为例,去年上市公司进行的并购案超过百起,金额超150亿。有专家认为,2014年这种趋势还会持续。

  泡沫之夏?

  “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市场比中国的市场潜力还要大,国外市场是一个白色空间,是一个没有太多竞争的市场。”德勤中国区主管合伙人梁耀辉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指出。

  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跨境并购,特别是拓展新行业的跨境并购,是机遇之春,还是泡沫之夏?

  花旗集团环球投资银行中国副总裁潘强认为,目前整个中国跨境并购市场是一个机遇之春。随着中国经济逐渐从高速增长迈向中速直到稳步增进,中国企业将逐渐把并购,特别是跨国并购作为内生增长之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手段。从参与主体来说,以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绝对的主力,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也渐渐活跃,这种趋势也将会持续。另外,目前整体海外资产的估值比起金融危机刚结束的那几年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目前国内在新兴行业的市场基本空白,怎么会存在泡沫呢?新兴行业能通过产业升级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马杰认为,中国的跨境并购时代总体来说是充满机遇的,欧洲、美国的经济还没有复苏,大量的技术没有出路,但是中国有巨大的市场,过剩的生产能力和大量的外汇储备。

  “我们有意愿,有实力,有能力,也有机会去做跨境并购。”马杰说道。

  对此武常岐认为,泡沫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收购价格高于实际价值。以前大家买矿产资源都认为价格不会跌,这些资源总是有价值,这时候就会出现所谓的泡沫,即出价太高。但是对于高技术的收购,大家都比较谨慎,规模也不大。和技术、产业升级相关的收购,除了价格,还涉及管理、文化、劳工、技术转移、技术改进等方面的问题。只有避免盲目收购,避免一拥而上,才不会产生泡沫。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跨境投资并购峰会上,来自政府部门的多位嘉宾详细介绍了中国跨境并购投资领域的最新政策变动与改革利好。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局长刘殿勋认为,随着中国近几年的持续增长和活力增强,为中国企业更广泛接触国外市场,到海外开拓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从去年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还是体现出了一些基本的特点,包括总量规模稳步扩大、投资主体的结构优化、产业构成齐全并且重点突出等。

  “过去,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很多障碍,现在障碍越来越小,实际上可以说是‘走进去’。怎样进入市场很重要。”武常岐对记者说道。

  丁大卫认为,中国企业不仅要考虑眼前利益,还要考虑中期和长期利益。并购资产发挥作用的过程才会产生价值,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并购只是并购成功路上的第一步。

  武常岐也认为,并购只是问题的开始,并购以后的公司管理最重要,要明确并购目的。是开拓当地市场,还是吸收并购公司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为企业进入国外市场开拓渠道。

  “跨境并购要看动机。有些企业是为了完成行业整合,有些则是为了产业升级。并购主体的不同也决定了公司策略的不同。如果是金融性资本,跨境并购可能是为了财务性的收入。如果是产业资本,则是为了弥补自身的短板,拓展市场。”马杰说道。

  武常岐表示,并购不仅要“货比三家”,还要货比10家,甚至20家,要对行业做细致的分析。现在比较成熟的公司都会系统性地、全方位地、多因素地评估投资的国家,评估这个国家里的公司、制度环境、法律环境。

  “作为战略性投资,我们会先明确好行业和领域,了解中国与国外的差距,并对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具体项目的优势、劣势、风险和收益。”马杰说道。

  据调查研究,过去10年国内企业完成的并购,只有1/3达到并购目标,1/3在“挣扎”中,还有1/3失败。

  武常岐认为,跨境并购是买一个企业,与买东西不同,不仅仅是评估价格。要避免盲目收购,避免贪便宜,一拥而上。最主要的是要让并购企业和本企业的目标达成一致,使收购本身与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与阶段相匹配,与企业的驾驭能力相匹配。

  “你的公司和团队要支持并购的子公司,明确子公司的需求,同时明确你能给这个公司提供什么。”武常岐说道。

  刘殿勋则建议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国际规则、多双边的国际投资协定,做好前期准备;善于利用有关资源,比如政策方面的变化、主要的服务机构。在国外很多国家的服务促进机构,就是政府部门的一个构成;增强自身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等。

  “中国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做很大规模,要一步步摸索,并从其他国家那里吸取经验。”武常岐说道。

  收购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些行为准则与文化认同,这实际上就带来了中国企业如何融入当地的问题。武常岐表示。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