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人物访谈

科聚新材料副董事长徐贺永:新材料革命的弄潮者

《职业经理人周刊》
人物素描:徐贺永,市场营销科班出身,当年丢弃国家金饭碗走上从商之路,只因“捧着铁饭碗却感觉有劲无处使”。于是2005年,在深圳创办了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从事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他对品质的高要求、对客户的不遗余力、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使得科聚在他的带领下,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企业”、连续多年“深圳市重大项目企业”等荣誉。

科聚新材料副董事长徐贺永:新材料革命的弄潮者

科聚新材料副董事长徐贺永:新材料革命的弄潮者

    目前,公司在宝安拥有大型研发和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外产品最齐全、产量最大的工程塑料生产企业之一,现有产能10万吨。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家电、电子/电气、高铁、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公司已申请377项国家发明专利,并与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著名院校联合成立研发中心。他本人也荣获了深圳市科技创新奖发明人、宝安区高层次产业发展人才荣誉。

    组建产学研高精尖研发队伍

    “毕业后,捧着国家铁饭碗,却总感觉空有一身劲无处使。”一颗不安分的心让他决定弃政从商,谈到过往,这位来自安徽的商人说“谁也不知未来是怎样,就看你是否大胆愿意去尝试。”说这话时徐贺永看着窗外目光如炬。

    创办企业之前,他对美国的杜邦、德国拜耳这两家世界知名新材料公司有所了解,他敏锐地意识到:一场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已然到来,新材料行业市场广阔。

    公司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快速组建一支产学研科技研发队伍。为此,徐贺永举目世界,四处奔走,依托过去的资源和大家对新材料研究共同的挚爱,先后与全球众多知名企业和欧美的一些高等学府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交流关系。与此同时,徐贺永在国内也马不停蹄,先后与中科院、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校联合成立新材料研发中心,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等形式,组成了一支新材料研发的高精尖团队。

科聚新材料副董事长徐贺永:新材料革命的弄潮者

科聚新材料副董事长徐贺永:新材料革命的弄潮者

    科聚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的研发队伍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由国内外著名材料专家、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等150多人组成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并与中国科学院合作,聘请著名材料科学家为公司高级科学技术顾问,定期来公司指导研发工作,聘请数名著名大学高分子材料专家担任企业技术顾问、特派员,以此拓展研发思路。

任昌义先生,博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自2011年至今在科聚担当战略技术研究院院长。该博士在高分子材料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目前在国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9篇,申请专利多项,并多次获奖。

    马旭辉博士,2008年至今负责研制了高透明、高耐刮擦的PMMA/ABS合金,透光度高达89%,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已成功在知名企业量产;制备了高透明、高硬度的PP改性料,透光度和硬度均比纯PP树脂高,多项研究取得发明专利。

    类似这样的人才还有很多,如此规模的研发中心,在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十分罕见。一流的研发团队自然会催生一流的科研成果。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已先后开发了增强增韧、填充、合金化、导电导热、耐高温、无卤阻燃、功能母粒和降解塑料等八大系列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这其中包括工程塑料、特种塑料、通用型塑料以及热塑性弹性体等产品。

    科聚研发的PI(聚酰亚胺纤维),是特种工程塑料中耐热性最好的一种。其耐高温通常达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在-200℃—300℃,无明显熔点,高温下强度下降较小,在-269℃的液氮环境下仍不会发生断裂。优良的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科聚新材料副董事长徐贺永:新材料革命的弄潮者

科聚新材料副董事长徐贺永:新材料革命的弄潮者

    最让徐贺永引以为豪的是科聚研发的高性能合金塑料,简直就是一个“百变金身”之体,可以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电器、机械化工、航空航天、家电、通讯、电动工具、灯饰照明等。

    “宁可损失千万元,不出次品一吨货”

    从2005年到现在,经过“八年抗战”,科聚已经从一家名不经传的小企业华丽蜕变成一个以50%的年增长速度发展大公司,徐贺永本人也成了大老板。如今,身为副董事长,在企业业务繁忙时,徐贺永还是会脱掉西装走上流水线与工人们一起工作;还是会带领公司高层走访客户了解产品质量,他说这是他一门必修课。学市场营销科班出身的徐贺永深知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他常说,我们的产品只有稳定地为客户赚钱,才能为客户带来盈利,宁可损失千万元,不出次品一吨货。

    这样的原则是有迹可循的。科聚创业之初,业务还没有现在这样如火如荼,一个50万元的大订单足以让公司上下欢呼雀跃,因为这意味着科聚有继续生存下去的资本,但是徐贺永却把50万元拒之门外!

    原来,按照客户的要求生产完产品正式交货验货时,公司发现,由于客户的疏忽,在业务洽谈时没有把产品需要的成型温度讲清楚,导致这批产品等于废品,而客户要求退货。把责任推给客户,一点问题也没有,如果接受客户的无理要求,公司还要倒赔几万元的运费。“退货!”徐贺永态度坚决,不留半点回旋余地。

    产品温度事件只是科聚企业品质经营的一个缩影。为了品质,科聚业务员会把慕名而来的客户介绍到其他厂家,只是因为当时企业还不能生产出客户要求的产品;为了品质,科聚从不搞任何忽悠客户的“数字游戏”;为了品质,企业还专门制定了一套《产品品质管理标准手册》……

    多年来,品质为上成为一种习惯,凭着对品质的执著,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14001及TS16949等国际体系认证。“品质为上、商道酬信”,这是科聚立于商界之地不败的根本,也是徐贺永待人处世的“魂”。

    危机中的“定海神针”

    当谈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科聚是否造成影响时,徐贺永对记者幽默了一把:“有影响,有影响,金融危机让我们的销售额大大提升,让科聚因此和‘明星’攀亲。”“取得如此成绩,实属‘水到渠成’”,徐贺永一脸笑意,语气坚定却不容置疑,“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公司现已申请了377项国家发明专利”。

    “八年前,涉及新材料,没想到这行业的水有那么深。”徐贺永差点被“呛”到了,这就像一个无底洞,每年都以数千万乃至上亿元不等的资金“砸”进去搞新材料研发。

    在一般人眼里,搞新材料研发就是“烧钱”。所以,在我国以前新材料研发多由政府部门来投入,民资注入的实属凤毛麟角。事实上,许多人也能感知到这个行业利润丰厚,大有前途,但一想到前期研发的“吸钱黑洞”,就会不寒而栗,最后只能望洋兴叹。

    而徐贺永一旦决定的事情,就会义无反顾地做到底。在科技研发上,他不惜血本,基于对科研这种近乎偏执的态度,即使是在公司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停止过。

    什么时候才是出手机会?科聚等到了市场的信号。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大多企业一片哀鸿,“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徐贺永判定,“很多企业一定在降低材料成本上寻找出路。”徐贺永知道机会来了,他亲自联系国际五百强企业有关负责人,并让科研人员给这些大企业进行质量定位,重新研制新的代替材料。

    差异化营销

    对于科聚的激流勇进,徐贺永认为:“善弈者谋势,拥有核心技术并不是企业成功的唯一,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良好的运作模式,也是一枚关键的棋子。”徐贺永就像一个棋手,他深知,“善弈者,一子落而满盘活”的精髓,营销上屡出奇招,客户蜂拥而至。

科聚新材料副董事长徐贺永:新材料革命的弄潮者

科聚新材料副董事长徐贺永:新材料革命的弄潮者

    2008年12月,科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直供货协议”。根据协议,科聚在原来的供货价格基础上再给优惠5%-8%,为了帮助客户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降低材料成本、增强竞争力,公司主动让利给客户。对自身来讲,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科聚也能减少营销成本,且客户的采购量会增大。直供货协议让科聚获得了丰厚回报,而且不需要每次洽谈订单细节,对方有需要就直接电话订货。

    随着企业版图的扩大,徐贺永为适应全球化营销战略和服务模式,一种以客户为中心,“客服+工程师”的崭新模式承载着科聚对客户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悄然登场。即通过客服了解客户的需求,客户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工程师随时随地为目标客户提供本土化的现场咨询,恰当灵活的配套解决方案,使各个环节配合完美,真正提升客户的产品竞争力和赢利能力,助力客户成功。

    这一服务模式赢得了全球客户的青睐,随后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相继成为科聚的忠实客户。

    制定全球发展目标,挤入中国民企100强

    高分子材料市场广阔,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市场销售量近2万亿人民币。但新型先进的高分子新材料逐步替代传统高分子材料。目前,我国95%以上的市场仍然掌握在国外巨头手中。徐贺永透露,国内改性工程塑料市场潜力巨大,一些石化工厂只能提供低端产品,而高端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目前科聚供货还未占到国内市场需求的3%。所以,未来几年将是科聚新材料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

    公司2010年和2011年的产品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1%和38%,出口额分别增长20%和23%,纳税同比增长分别是79%和11%。

    从家用电器到通讯、摄影器材,从航空航天到军事科技,从电动机械工具到灯饰照明,从医疗体育器材到汽车材料等各个领域。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保障国家重大科研、工程项目,科聚的身影无处不在。

    徐贺永也清醒意识到等待科聚的,不光是美好的前景,还有诸多挑战。比如项目投资滞后压力(项目用地问题)、超负荷生产,上市步骤协调压力等等现实问题都极大的影响了公司市场战略与规模扩张。面对压力,徐贺永深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体科聚人的共同努力下,科聚必将乘风破浪,决胜千里。

    采访期间,有员工们对记者说,副董事长徐贺永一向对人谦恭有礼,在公司管理上讲求以德服人。他把事业看得高于一切,他对新材料的研发如醉如痴,把产品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用科学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以多重保证。

    为了走的更远,徐贺永给科聚制定了全球发展目标战略,在全球各地进行战略布局规划,中期战略发展目标是经过5—10年的成长和发展,成为一流的国际化企业,以亚太地区为基点,全球布局规划初见成效。力争位居中国民企100强之列。

    再造一个新科聚

    但市场竞争的激烈与无序,让徐贺永又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企业必须寻找下一个支点。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在解决节能与环保这一汽车业最紧要的命题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是一条路径,另一条路径是轻量化技术,即如何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使汽车“瘦身”。

    实验证实,空气阻力每减少10%,油耗可减少0.15升每百公里,车重每减少100公斤,油耗可减少0.3升每百公里。观者为其精巧的设计赞叹的同时,也在忧虑轻质汽车如何保证自身的碰撞安全。“轻就等于不安全”的印象就像一个顽疾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很难消除人们的疑虑。

    “十年前,有谁想到过汽车会像现在这样普及?我看好的是十年后的市场。”徐贺永深邃地说。这让人很自然的想起了汽车狂人李书福,在徐贺永看来,正是对汽车行业“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的“粗糙”认识激励了李书福成就他的汽车王国,这条现在还不被理解的道路上,他却走得如此无比坚定。

    显然,这一切都不是凭空穴来风。根据徐贺永的观察,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主要汽车生产厂商都在推进汽车轻量化项目。阅历丰富的徐贺永意识到,这将又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再一次将市场目光投向“汽车轻量化”研究市场,他坚信,未来汽车、航天、工业逐步以塑代钢!

    寻求高额投资回报率,不是徐贺永的主要目的,他的目标是为公司在五至十年内寻找一个新的引擎,为公司未来提供发展可能性的支点。徐贺永希望站在新的起点上,再造一个新科聚。

来源:慧聪塑料网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