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行业动态

2014中国传媒业展望 未来将走向何方?

《职业经理人周刊》
     2014年,不安的传媒业将会带给我们哪些改变?

  那些处在不同岗位上的传媒人,对于自己的工作有着哪些期待?

  他们眼中的传媒业又将走向何方?

  我们特邀6位传媒业界同行,请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职业角度谈谈对2014年的希冀,与读者共飨。

  发行负责人

  改版再发力 发行创新高

  湖北日报 发行中心主任 何克秋

  新年伊始,《湖北日报》有两件事:一是启动第三轮改版,以“思想高地、新闻权威、理论前沿、文化精品”为目标,倾力打造“内容品质提升年”;二是启动“党报进社区”活动,通过企业埋单,把党报送进更多百姓家庭。元月6日,“党报进社区”热动武汉三镇,当天《湖北日报》发行量达到60.43万份,创历史最高纪录。

  在市场竞争和媒体形态深刻变化的今天,如何发好用好党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社长邹贤启说:“办好报纸就是最好的发行。”在他的力推下,《湖北日报》三年三改版,读者评价是“新闻权威大视野,创新激活万顷波”,报纸发行量也从多年徘徊不前的21万份起步,到2012年46万份、2013年56万份,今年突破60万份,三年三跨越。

  2014年,《湖北日报》发行开局良好,亮点纷呈。

  量价齐升、做实大盘。2014年,发行价格在原288元基础上提价70元。提价会不会对现有党报订户形成冲击?集团党委审时度势,提出了“提价增量”的发行策略,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另一方面就调价到各市州宣传解释,为2014年的大发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全面完成年度征订任务,集团领导划片包干、亲自督办,发行中心同各市州宣传部门、发行站点、邮政公司通力配合,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截至2013年年底,全省行政订阅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高校单列,取得突破。湖北是教育大省,在汉高校78所,在校学生120多万,是意识形态和舆论争夺的主阵地。《湖北日报》积极争取在汉高校由属地发行改为计划单列,在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和省高教工委联合督办下逐一上门征订。2014年,高校发行量同比净增90%。

  市场开发,逆势而上。在纸媒普遍下滑的趋势下,《湖北日报》坚持行政订阅与市场开发“两手抓”,目前,通过走市场发行的党报就达15万份,居全国省级党报第一位。一是开展同银行、保险、航空、地产、民企等客户的合作,进行党报集订分送、门店配送和贴牌赠阅;二是联合省旅游局、国资委、工商联、地税局等部门,加大党报进客房、摆餐厅、上展台、入景点等社会文明建设窗口的全覆盖;三是在客运、铁路、超市等开展“书香荆楚,文化湖北”系列活动售报;四是和公益企业共同打造户外“湖北日报文化驿站”,还通过网上订报系统上线,邮局破订和自发网络进万家活动,开发自费订阅、套订和零售,有力地拓宽了市场渠道。

  活动营销,扩大覆盖。“党报进社区”分批走进武汉市60多个社区,社区居民提供通联和住址,就可以获赠企业订报并上门服务。后期我们还将应目标客户的要求陆续开展进高校、和商会一起开展进民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还在《湖北日报》开设《党报走进您身边》专栏,定期反馈读者对办好用好报纸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互动。

  总编辑

  跳出行业桎梏,纸媒再出发

  齐鲁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齐鲁晚报》总编辑、总经理 蓝海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诗人王维描述的永恒的美丽,对于纸媒来说,真真切切地映在了《画》中。

  2014年,都市报何去何从?是在死守中坚持,直至生气渐无?还是在坚守中积极探索,主动求变、求生?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一年,2014年是改革路上再出发的一年。对纸媒来讲,是危机中传统反显珍贵、机遇来自改变的一年。可以说,越是在改革的大时代里,新闻越是大有可为。

  改革没有旁观者。不把自己置身于改革大潮中,变成参与者、实践者,就不能涅槃重生。鲁迅说过,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所以,我们必须认清纸媒的危机究竟在哪里。

  都市报的生存问题,早已不是同城、同省的城池之争。即使在厮杀中突围,面对新媒体的汹涌来袭,广告额下降、销量下滑,被收购直至停刊,仍然无法避免。正如收购了《华盛顿邮报》的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对员工所说:“互联网正在改变新闻业务的几乎每一个元素。”

  但以网站、微博、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并非纸媒走向式微的根本原因。我们所处的时代,正进行着深刻的变革,传播、金融、通信等行业业态已发生改变,不再是同业竞争,而是超越行业界限的“超限战”。一如改变数码相机和行业的不是相机而是手机,改变苏宁、国美之争的不是第三家实体商场而是电商。

  曾经,都市报依靠灵活的体制机制、一往无前的创新勇气、崇高的职业理想,改变了传媒业的固有格局,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可。风头不会占尽,风头不会出尽,都市报兴盛之后,大企业病反而凸显,曾经的成功,又使得都市报陷入对既有经验、积淀的依赖,难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市场新趋势、读者新需求做出迅速的变化和调整。

  说到底,纸媒最大的敌人仍是自己,面对时代的脉动,都市报人不应有唱衰论的悲观和黄昏论的失意。唯有再出发,以末日心态来革自己的命,改革体制机制,扑下身、沉下心,调整不合时宜、落后的组织架构和生产关系,以我为主,抛开迎合新媒体、跟随网络热点的心态,坚守纸媒传统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强调纸媒的公信力和独特性,强化新闻引领的价值观,走重新构建媒体生态、舆论规则和传播格局之路。

  过去的2013年,《齐鲁晚报》在报业时局艰难之际做了一些尝试,收入和利润不降反升,打赢了一场关乎都市报荣誉的局部战争。

  站在2014年的关口,探讨纸媒的未来和期盼,必须跳出行业的桎梏,顺时代大势而为,看到自己的传统,尊重别人的未来,否则无法越过冬天,更遑论春天。

  新媒体负责人

  当好“急先锋” 拓展新媒体产业

  《华西都市报》(华西传媒集群)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诚

  2014年,对于《华西都市报》(华西传媒集群)的新媒体拓展来说,将不平常。

  华西都市网作为一个生活资讯社区,华西都市网经过两年多的培育期,在社区活跃用户数、行业影响力以及营收能力等指标上达到一定的数量级。同时,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开发和运营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魔码、成都范儿等产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技术输出。最为重要的是,整个团队已初具规模和实力,并拥有一支成形的产品、技术团队。

  2014年,华西都市网正式启动公司化运作。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投资1000万元,由《华西都市报》管理,作为华西传媒集群的重要网络拓展平台。与此同时,《华西都市报》成立全媒融合部,主要负责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华西都市网新闻发布和运营。新成立的网络科技公司更加强调互联网思维,更加注重用户意识、产品意识、开放意识,主要职能放在依托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和《华西都市报》强大的平台和优势资源上,加大对互联网领域,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深度拓展、大胆试错、不断创新。华西都市网将成为华西传媒集群新媒体产品创新基地、新媒体技能培训基地、新媒体营销试验基地、新媒体合作接入基地,全力助推集群转型升级。

  华西都市网具备市场主体地位,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内整合集团和华西传媒集群资源,对外寻求开放合作。充分释放体制、体制创新带来的活力,实现快速做大做强。

  2014年,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在4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在用户规模上寻求更大突破。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用户互动和行业深度拓展,特别是在垂直行业进行聚集人气。结合APP、微信、微博等产品提升用户转化率,扩大网站的影响力和用户黏性。其中一到两个行业将在全城网站中做到影响力和收入规模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在新媒体平台上寻求更大突破。华西都市网开发的魔码在全国有12家媒体使用,这款针对报业量身定做的移动互联网产品,2014年将全新升级。针对传媒行业转型和垂直行业提供移动化解决方案开发产品,在2013年进行多次技术外包的基础上,面向市场和用户加大产品的开发力度和运营深度。三是在开放合作上寻求更大突破。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寻求对外合作机会,引入外部的优质资源,积极寻求开放合作新途径,运作新的运营方式来实现资源变现。四是在数据营销上寻求更大突破。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盘活华西传媒集群数据库,提升数据变现的能力。

  目前,传统媒体面临着转型的阵痛,互联网竞争也更加激烈。未来不确定,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未来。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一定可以找到适合《华西都市报》转型升级的路径。

  广告负责人

  眼下困扰是转机征象

  厦门日报社广告中心主任 章均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经历一次结构性的产业转型,传统大众媒体的生产方式、传播模式和经营模式,全方位地面临着来自受众、客户、新旧媒体同行,以及各种“跨界”新宠的深刻检验。这种检验给传统采编、发行和广告等基本业务环节带来了莫衷一是的种种困扰。我想,对职业传媒业者而言,这样的困扰未必是坏事,反而有可能是难得的转机。

  试想,我们是否已经浪费了太多的资源在传统的产业模式中?我们是否已经沉浸在简单的“被需要”中,错过了太多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良好机会?我们是否已经在高额利润的掩饰下留下了太多沉重的包袱和弊端?……陈旧的一定会被更新,落后的当然要被淘汰,市场的铁律从来如此。

  那么,未来怎么办?不少人选择了离开,我非常理解并且尊重,但行业性的问题,绝对不会因为个人的去留而获得答案。而且我认为,眼下的种种困扰更多、更深刻的应该是转机的征象,因为这些困扰揭露了诸多产业本质的问题。正视这样的现实、客观理性地找到应对的策略,便有重生和更好发展的宝贵机会。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对2014年度的广告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转观念、换模式和建平台”的总体思路,以及由传统广告产品营销向现代传媒整合营销转型的具体策略。

  如果说传统广告产品营销对应的是广告版面销售,研究的是产品形态、价格策略和受众结构以及传播效果等,那么,现代传媒整合营销对应的则是媒体的影响力价值,产品的构成也将大大超越传统广告版面的局限,更多的要针对客户的实际需求,提出一揽子服务和解决方案。

  当然,这样的转型并不容易,因为在交互传播的时代,诸多颠覆性的变化层出不穷。比如,大众媒体与受众的关系模式就已经颠覆了传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构平台,根据受众资讯消费的各种新特点和现代传播科技的发展趋势,有效整合出全新的、更多元的平台模式,否则,所谓的转型将无从落脚。

  这样的探索实践绝非一时一刻的事情,早在两年前,我们就已经制定了“由订户向用户、由用户向客户”关系转变的业务策略,并开始部署实施,先后启动了数据库建设、开发了户外LED高清大屏、联合专业机构开始了网络平台研发……过去的一年,在很多同行抱怨、感叹和唱衰的时候,我们有的项目已经建成运营并开始产生效益,而恰恰就是这些新增的业绩,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广告业务的下滑。

  总之,市场不会一成不变,行情好坏是表象,顺势逆势才是本质。但无论如何,当市场发生变化、产业呈现变革的时候,唯一需要调整的就是我们自己,否则就会被淘汰。而作为经营管理一线的业者,我想,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思考、分析和行动。

  编辑

  继续探寻真相 继续严谨核实

  《人民日报》要闻四版副主编 肖潘潘

  在一篇回顾2013年的报道中,我这样写道:“如果要问2013年流行的一个热词,‘打谣’是必选项。”的确,2013年堪称“打谣”进行时,政府打谣力度加大,媒体辟谣速度加快,社会辨谣全民参与。

  《人民日报》的《求证》栏目就是调查谣传的专栏,2013年,《求证》获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这个迄今为止已刊发198期的栏目,每一期作品诞生的背后,都是编辑和记者痛苦地寻找证据的过程。

  我们要求,对各类争议新闻、疑点事件,不回避,也不轻信,务必多信源采访,拿到一手证据,力求通过严谨核实与深入调查,回应关切、澄清传闻,推动舆论回归理性。我们称之为“以证据为核心的报道模式”。

  求证是种态度,已融入栏目的血液。前段时间,一位研究员在外国刊物发表论文,称“北京PM2.5机动车‘贡献率’仅为4%”,引发热烈关注。中科院和环保部门随后相继通过数据表示,这一数字被严重低估了,2014年1月3日《求证》栏目对此也进行了详细报道。4%这个数字广为人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论文原文中提到的数字并不是4%,而是3%。我们知道这一点,是因为编辑从论文发表刊物《大气化学与物理学》(ACP)官网上下载了英文原文。4%一数传出,应为媒体最初报道所误。我们编辑之间开玩笑说:“对一个已被证明错误的数字还能挑出错误,能再认真点吗?”

  怀疑是种品质,已成为编辑的条件反射。“加拿大华裔开宝马领救济”,这是2014年元旦后网上的热门视频,微博网友直指中国人素质低下。不排除在外华人的确存在占小便宜的情况,但就这个单一事件,事实是否真如视频所示呢?结果,我们的编辑在加拿大当地网络论坛发现了疑点,有人在上面抱怨:领取的卡不是“救济卡”,而是补偿给受冻雨灾害民众的礼品卡,另一方面,当地媒体的报道中也完全没有提到当事人是华裔。《求证》栏目1月8日率先对此进行了报道,此后腾讯网、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等也跟进报道,将更详细的真相揭露出来。

  击破谬误,求证没有终点。2014年,我们将继续探寻真相,继续严谨核实。

  记者

  说真话 多挣钱

  《大河报》记者 朱长振

  2014年,我46岁,在调查一线,算是高龄了。新的一年,我的愿望是说真话、多挣钱。过去的一年,我从工作到生活都经历了巨变。

  2013年年初,我待了10年的《大河报》特稿部被并入了社会新闻中心。从2003年成立至今,《大河报》特稿部走过了中国的特稿元年,经历了繁盛直至被撤并,我见证了这一切。我清楚地记得,当年《大河报》成立特稿部,总编辑在饭桌上很有气势地说:“我们成立特稿部,就是要应对全国的重大突发事件,哪里有大事,哪里就要有我们《大河报》记者的身影,我这边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很多在全国还算有些影响的报道均出自该阶段,但想不到的是,我会与《大河报》特稿部共存亡达10年之久。近几年,我越来越感到孤独。当初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们要么升职、要么转岗,2013年报道雅安地震、聂树斌案时,我身边更多的是年轻的面孔。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除了年龄、薪酬、异地监督被限等综合因素外,我想更多的是因为调查记者面临的风险要更大,导致调查记者的路越走越窄,直至举步维艰。这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开始重新思考。

  20年前,我在夜市卖羊肉串时,很羡慕记者,不仅是因为记者职业光鲜,更因为记者的收入比卖羊肉串高。然而,如今调查记者工资10年没见涨,早不如街头小贩。特稿部撤并后,原有的采访机制、考核机制、报销机制已经改变,这也是为啥同事们都不愿意出差的原因。2013年7月18日,我发了一条长微博,讲了目前调查记者面临的现状,说打算重新支个摊卖羊肉串。短短几天,微博被转发了两万多条,引起了很多媒体同行的共鸣,很多人说,明明是笑着看的,最后居然哭了。

  2014年年初,我的羊肉串店“无冕之羊”开业了,位于黄河边。我希望这个羊肉串摊位能够成为调查记者的“集散地”。

  还有一件大事也在今年年初得以实现,那就是我的新书《无冕之羊》已经开印,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