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行业动态

电商两极:国内B2C赔本赚吆喝 外贸B2C闷声发大财

《职业经理人周刊》

  在电商圈里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老婆问做电商的老公:“你们公司盈利吗?”老公回答:“我们是电商。”老婆不解:“你们能盈利吗?”老公重复:“我们是电商。”老婆很坚持:“你们什么时候盈利?”老公有点不耐烦“不是说了嘛,我们是电商。”

  时至今日,“做电商不盈利”几乎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一个共识,就连天使投资人薛蛮子都曾放言:“如果现在谁能给我找出一家赚钱的电子商务B2C公司,我就叫他爷爷。”

  但就在“内贸型”电商圈正遭遇“资本寒冬”的这一片萧索景象之下,在远离热闹的资本圈、远离媒体追逐目光的广深两地,却真的聚集着数十家可以被称为“爷爷级”的电商B2C公司。他们将各种各样带有鲜明“中国制造”特色的产品通过一份份国际快递、一个个邮政小包或是一箱箱货柜发往世界各地。在他们的眼里,电子商务B2C从来都不是一场在资本圈和媒体面前的作秀表演,而是一座潜藏已久并正待开启的亿万金矿。

  圣诞老人,一直都是中国人

  还记得美国商业记者萨拉·邦焦尔尼在《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书开头处的描述么?

  中国,这个曾在她眼中“远在7000英里之外,太远了,看不到,也没感觉”的国度,却在她死命把“中国”推出全家生活的过程中才被发现“竟然已经靠得那么近了”。“中国”,在DVD播放机上散发着幽蓝的光,在客厅一角圣诞树下垂着的灯泡和玻璃球上闪闪发亮,在她脚上穿着的条纹袜子上蹭得她脚痒痒,甚至在她起身清点圣诞节礼物并将其分为中国和非中国两类时,结果中国25,非中国14。

  邦焦尔尼说,“儿童特别节目真该更新一下地理知识了,圣诞老人的小矮人们并不是在冰雪覆盖的北极作坊里干活,而是在远离咱家乡海岸至少7000英里的工厂里工作。”这正应和了不久前在一次行业聚会上,一位外贸B2C大佬的感叹———“圣诞老人,其实一直都是中国人”。

  在商务部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2011年中国外贸全年进出口总额约3.5万亿美元,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1500亿美元左右。其中,轻纺产品,如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箱包、塑料制品、玩具等合计出口2865亿美元,增长22.8%。同时,这一年也是一般贸易出口比重首次超过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的一年。

  而与这一堆看似波澜不惊的数据同时发生的另一个变化,是国内小额外贸的交易模式正在经历由B2B向B2C的转变。尽管有业内人士认为,与3.5万亿美元的外贸进出口总量相比,总体规模尚在50亿美元上下徘徊的小额外贸B2C只能称为“非主流”,但从产业变革的角度来看,它却是将原本隐匿在圣诞老人背后的那些“小矮人”们直接推到了海外消费者的面前。

  众所周知,B2B(无论是线下传统的方式还是通过网络电子商务)的进出口模式是“生产商———国内批发商/贸易公司———出口商———海外进口商———批发商———终端客户”。正是这条冗长的产业链环环递进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缔造了著名的“芭比娃娃的故事”(每个平均售价约为10美元的芭比娃娃,在美国进口商那里的到岸价格为2美元,这其中还包括了1美元运费、管理费和0.65美元的材料费,只留给中国加工厂35美分)。

  而当其转换到电子商务B2C模式之下时,整体流程即被简化为“生产商———国内批发商/贸易公司———跨境物流/仓储公司———终端客户”。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原先的产业链分布之外,出现了一批新型的贸易公司,他们一面向工厂组织货源,另一面则将产品信息发布到eBay、Amazon等第三方交易平台或自建网站上,通过在Google上投放关键词广告、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和一些垂直论坛上开展营销活动,直接带来客流和订单,并最终在国际物流/仓储公司的协助下,将“圣诞礼物”带到终端客户面前。

  这一转变,首先带来的是整条产业链信息透明度的增强。也正因如此,原先把持着太平洋、大西洋彼岸第一道关口的海外进口商和一级批发商的日子开始渐渐变得艰难起来,他们必须缩减每张订单的金额,以控制库存,让现金流保持通畅。

  与此同时,那些原本只能从一级批发商手下拿货的二三级批发商、零售商甚至是终端消费者也因为能通过网络直接从中国拿货,进一步减少了传统B2B外贸模式下“大B买家”的数量。对他们而言,这些由原来的小矮人变身而来的“网络”圣诞老人大多聚集在货源地周边,以纺织服装、小商品核心产地的长三角和电子及玩具核心产地的珠三角最具代表性。

  这些国际“卖货郎”的真容

  “一台山寨手机的利润可以高达六七百元;一台等离子电视就算加上几乎与售价等值的国际运费仍比当地同类产品便宜一半以上;甚至在网上挂一张列有不同规格参数的台式电脑组装表,由客人自己选择,再到华强北的档口临时组装一台,发国际快递过去,仍然能赚取100%的利润”。

  你或许会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会第一个想到自己到网络上把产品卖给海外客户?

  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难解释。让我们以电子产品核心集散地之一的深圳华强北为例。大约在十年前,这里聚集的大多是一些前店后厂的档口,以小额批发为主营。彼时,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刚刚兴起,无论是国内的淘宝还是国外的eBay,都吸引了逐利的尝鲜者前来试水。于是,一些机灵的档口老板或亲自上阵,或雇个略懂些电脑和英文的伙计,就开始在eBay上叫卖起来。

  曾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IPmart.com联合创始人杨宁向南都记者这样形容“那个疯狂的年代”———“一台山寨手机的利润可以高达六七百元;一台等离子电视就算加上几乎与售价等值的国际运费仍比当地同类产品便宜一半以上;甚至在网上挂一张列有不同规格参数的台式电脑组装表,由客人自己选择,再到华强北的档口临时组装一台,发国际快递过去,仍然能赚取100%的利润”。

  因此,在后来转型做独立外贸B2C网站的这群人中,有不少都是早年在eBay上攫取了第一桶金,并完成了经验与技巧的原始积累的。按照爱淘城执行董事杨波的说法,“我们现在玩的,都是别人早几年玩剩下的”,但即便是这样,2010年才进入eBay平台的爱淘城仍在半年之内就做到了eBay亚太区的“Top-rated”卖家,并在2011年实现了“eBay+Amazon”过亿的销售额。

  不过,任何事情在发生过程中最有趣之处,莫过于那些“节外生出的枝杈”。在大多数外贸B2C公司都会经历“从eBay到独立建站”的主流模式以外,被圈内人公认为目前规模最大也最神秘的“行业一哥”Dealextreme(下简称DX)就是最典型的“另类”之一。

  据此前的公开媒体报道,DX起家于2002年左右,毕业于美国某常春藤联盟大学的香港人陈灵健和另两个合伙人一边在eBay上开店经营一些游戏配件,一边帮其他eBay卖家通过香港邮政的国际小包业务向海外发货。

  与UPS、DHL这些国际快递相比,香港邮政小包虽然有约5%的丢包率和2公斤以下的重量限制,但也同时有着前者无法比拟的价格优势(国际快递面向企业客户的折后价约为70-100元人民币/公斤,而香港邮政小包仅为30-50元人民币/公斤)。正是这种物流方式,使得后来包括DX在内的很多外贸B2C网站能在原本已相当低廉的售价之下仍打出“FreeShipping”(全球免邮费)的促销牌,也成为目前外贸B2C网站发货海外的一种主要物流方式。

  但陈灵健的野心远不止代收一些手续费而已,他在寄出去的包裹里夹入自己的广告单页,利用自己的“留学背景优势”将网络营销做到全美各大高校,并在行业毛利高达200%-300%的彼时以绝对低价杀入,因此,DX不仅网站一上线,每天就有上千张订单,且一直处于盈利状态。

  几年后,陈灵健通过反向收购,让DX在香港借壳上市(易宝,股票代码08086),并于2009年引入薛蛮子和IDG两大投资方,规范公司运营。至今,虽然创始人陈灵健已决心“退隐”,淡出江湖,但其创立的DX仍是国内唯一一家上市的外贸B2C公司(去年年底曾传言,创立于2007年的“行业第二把交椅”兰亭集势将赴美上市,但迄今未果)。

 下一站,品牌?

  VC们之所以在现阶段仍对这个“利润丰厚”的行业持谨慎观望态度,一来是由于整个外贸B2C行业尚处于最初的起步阶段,仍存在着不少“灰色”地带,既摸不透未来的政策风向,也存在着不能被海外资本市场承认的风险;二来,仅仅以价格优势取胜的商业模式尚显单薄,无法判断其未来可能的走向。

  就好像“东边日出西边雨”,会造成国内B2C电商和外贸B2C“一个高调赚吆喝却疯狂烧钱,另一个则闷声发大财”的局面,在Pandawill.com创始人王继宏看来,主要是因为二者面临的市场环境存在巨大差异。

  先说国内市场。由于国内B2C电子商务市场整体规模有限,增速相对趋于稳定,且目标受众分层明显,而新进入的竞争者的速度又远远高于市场整体增速,因此在三五年内,不断假借风险投资的助力而从某一个细分市场实现突破,确立起自身的品牌地位,再通过品类扩张实现规模的迅速提升,并最终被拿到海外包装上市,不仅是可行的,也是迄今为止国内电商圈中第一第二集团军的一种主流做法。

  但对于外贸市场来说,这却是另外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方面,国内市场和外贸市场的整体规模远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仅以英语市场上最大的第三方交易平台eBay为例,其2011年的交易额即在600亿美元以上,这还不包括众多独立的B2C网站和其他增速迅猛的小语种市场,如俄语、西班牙语等等。

  另一方面,相对国内市场而言,外贸B2C可供选择的产品品类也更为丰富,因为目标用户不仅仅包括了终端的个人消费者,也包含小额批发商和中小企业用户,因此,除了常规的服装鞋包、3C产品等大众商品之外,一些细分的商用市场,如IPmart所服务的3C产品维修商等等,也有着相当规模。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与国内网购用户的常规购物心理不同,在现阶段,海外用户之所以选择跨境交易,而非本土采购,主要还是受价格因素驱动。因此,对外贸B2C企业来说,即便能获得一笔、两笔的风险投资助力,得以在短期内在某一个特定市场中通过价格优势扩大规模,一旦“钱烧完了”,价格优势丧失,原本聚拢来的用户资源又会自动散去。

  而对于大多数VC们来说,之所以在现阶段仍对这个“利润丰厚”的行业持谨慎观望态度。一来是由于整个外贸B2C行业尚处于最初的起步阶段,仍存在着不少“灰色”地带,既摸不透未来的政策风向,也存在着不能被海外资本市场承认的风险;二来,仅仅以价格优势取胜的商业模式尚显单薄,无法判断其未来可能的走向。

  有趣的是,与目前你所能看到的大多数外贸B2C网站“大而全”的做法(网站首页的分类导航栏中横跨3C、服装、安防、灯具、饰品等多个品类,全站拥有几万甚至十几万SKU)不同,深圳外贸电商领袖俱乐部“海贸会”发起人刘智勇向南都记者表示,他更看好“垂直发展”的外贸B2C网站模式。

  在垂直模式下,一方面在前端营销环节上,更易于外贸B2C网站在细分市场中确立起自身的品牌地位,并通过建立海外仓储、及时更新产品信息等方式不断改善用户体验,以巩固品牌地位;另一方面,在后端供应链上,这类垂直网站也能与工厂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更高效的信息互通,及时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产品功能,进行新产品开发,从而提升两方的利润空间。

  南都记者也发现,近期以来,包括DX、兰亭集势等原本走“大而全”路线的外贸B2C大佬们也正在尝试通过旗下的多个子站,将原本已涉及的多个品类分列开来,垂直运营。

  毫无疑问,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原始开掘之后,外贸B2C这座隐秘的金矿正在渐渐浮出水面。它开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淘金者”,也必定会演绎出各式各样、花样繁多的“掘金新招数”。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丁家乐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