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周刊
整合 执行 创新   精彩人生从合作开始
金令牌猎头
企业  职位  经理人  专访  点评
年薪(万) 不限 15 25-35 50 100 200 500
职业经理人周刊 >> 焦点企业

深陷困境 鲁21家地炼企业谋划组建石油化工集团

《职业经理人周刊》

  数度深陷困境的山东21家地炼企业,正在谋划组建山东省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山东省经贸委技术改造处官员3月16日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透露,这个庞大的整合计划“目前正处于征求各部门意见阶段”。

  这一整合计划源于山东省经贸委刚刚发布的《山东省炼化工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称,山东“将以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为载体,整合省内地方炼油企业”,以集中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据了解,一旦“大炼化”宏图实现,山东省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将成为当地产能最大的炼油商,超过目前中石化在山东的规模。

  “大炼化”宏图

  “《意见》是由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草拟的。在程序上,还要经过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才能最终确定。”山东省经贸委技术改造处官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因为《意见》中涉及一些政策、企业重组联合方面的问题。”

  据《意见》介绍,自2000年国家清理整顿地炼行业后,山东省经清理整顿保留的地方炼油企业共有21家。截至2008年底全行业就业职工3万多人,总资产约400亿元,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高达4500万吨/年。

  相较之下,中国最大炼油商——中石化在山东的三大炼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尚不足3000万吨/年。

  虽然坐拥巨大产能,但是因为无法获得最为核心的油源和缺少销售终端,地方炼油企业一直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开工率已经一降再降。据中国化工网的监测数据显示,进入3月中旬,山东地炼的开工率已经降至15%以下的历史低点。

  “其实,早在1999年时,山东就有'大炼化’的设想,省里想成立一个公司,但最后因各种原因,这个平台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3月16日,一位山东地炼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只是企业每年拿几万块钱,给一个理事单位的名头,没有实际的经营管理行为。”

  该人士所指,即是《意见》中提到的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当初,这家公司就是由21家保留下来的地炼企业自愿参股组建而成。公司职能主要是加强横向联合,提高地方炼油行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实力。

  上述山东地炼企业负责人表示,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实际上就是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此前也一直扮演着山东地炼企业利益代言人的角色。

  该人士表示,如果不进行实质性的重组整合,以山东地炼企业之间的这种松散关系,像油源、销售渠道这样的重大问题,根本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

  对于《意见》中提出的“大炼化”构想,记者采访到数家山东地炼高层均表示有所期待。“单独一家企业,势单力薄,声音比较弱,成立一家集团,便于与政府部门沟通,企业的诉求可以更容易表达。”3月16日,山东金诚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竟平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终极拯救

  产业链先天不足,长期在夹缝中求生的地炼企业,其痛苦的经历,往往跟油源和销售渠道有关。

  目前尚停留在纸面上的山东“大炼化”梦想,能否成为对21家山东地炼的终极拯救,关键还要看对这两大瓶颈的解决。能否在油源上打开缺口,获得国家政策支持,以及能否强有力地控制地炼的销售渠道,成为重要的参考点。

  长期以来,地方炼油企业没有加工进口原油的资格,现行政策不允许地炼企业加工进口原油;而国产原油配置计划每年仅170万吨,无法匹配如今4500万吨的产能。

  在无法获得足够原油来进行加工的背景之下,地炼的找油目光不得不投向燃料油。由于此前国际油价一直处于上行通道,加工燃料油有利可图,受到鼓励的地炼企业迅速的扩大了产能。

  至此,已经欲罢不能,燃料油早已成为地炼企业生产的原料生命线。

  当初选择燃料油加工成品油这一模式,也是被迫无奈,而“费改税”后,燃油税的大幅增加,使这一生产经营模式面临着迅速瓦解的命运。

  按最新税改政策,燃料油的消费税与柴油相同,即从2009年1月1日起,税率从每升0.1元大幅提高到每升0.8元。

  据此计算,每吨燃料油消费税为811.6元,较未调整前的101.45元/吨,猛增了710.15元/吨;考虑到消费税部分仍要征收增值税,因此每吨燃料油实际增加成本高达830元左右。

  “这直接导致,地炼无法与两巨头公平竞争。”3月13日,在中国化工网主办的“第二届山东地炼市场与发展峰会上”,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原料负责人李新江对记者表示,“两大集团加工的是原油,无此税项。”

  “以目前3000元/吨以上的燃料油价格,而柴油不到4000元/吨的出厂价,包含800多元的税,怎么可能继续炼下去?”山东省燃料油协会综合办朱主任对记者分析道。

  巨额的亏损,终于让企业意识到依靠加工燃料油来生产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原本畅通的道路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被堵死了,地炼们只能再次冀望获得原油。由于国际油价低价徘徊,地炼企业对于进口原油早已垂涎已久。

  对于这一核心问题,《意见》也明确表示,要积极争取国家增加原油计划指标,放开地炼加工进口原油的限制,并争取1000万吨/年原油非国有贸易进口资质。

  “只要有油源,企业就有动力参股。”前述山东地炼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可以借鉴陕西延长石油的方式,将山东地炼整合成一家,统一采购和销售平台。”

  据介绍,山东的炼油市场与全国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地炼的生产能力高达4500万吨,超过中石化系统在山东的所有炼厂,但是中石化拥有自己的终端,地炼企业通常只能批发给民营油商。面临强大的竞争,使中石化在本地批发价的制定上,不得不有所顾忌。

  “大家最为关注油源,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该人士对记者说,“企业都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只要有盈利,都会开足马力生产,因此导致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跌,进而陷入亏损减产的怪圈。”

  整合路线图

  此次山东地炼企业的整合,似乎跟目前国家倡导的“上大压小”政策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吻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9年即将投产的炼化项目产能高达3000万吨以上,全部是大型炼厂。

  3月5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两会”期间表示,随着小型炼厂被市场所淘汰或为大炼油企业兼并,中国炼油产业将迎来整合。

  对于地炼来说,“一种可能是随着市场价格变化,无生存能力的将自生自灭。”张国宝说道,还有一种可能是被大型国有石油企业兼并。

  对于未来的整合,有地炼企业表示有相当难度。因为经过多年的重组整合,目前的山东地炼企业产权关系复杂,很多已经加入了央企集团。

  截至2008年,中国化工集团在山东整体收购、重组或控股的有济南石化集团、济南长城炼油厂、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青岛安邦石化等6家地方炼化企业,中海油重组了山东中海石化有限公司,目前山东纯地方炼化企业还有13家。

  在《意见》出台之后,谁将成为最后的整合者,势必还有一番较量。是当地控制的山东省石油化工集团,还是另有央企巨头,遂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全国“两会”间隙,山东省省长姜大明亦表示,鼓励山东地炼与国有大型公司进行合作联合,“与国有大型公司合作联合将有利于小型炼厂获得原油和成品油销售渠道。”

  “目前在地炼的整合方面,中海油走得比较远,它整合的企业都是绝对控股的。”前述山东地炼企业负责人表示,“但是,山东地炼最理想的整合方,还是中石化,因为中石化产业链最完整。目前炼油已经显现出产能过剩,中石化方面兴趣不大,但是它又不想看到强有力的整合者介入。”

  此前,中海油在山东的桥头堡已经锁定东营,2008年9月上旬,中海油在取得山东海化(000822,股吧)集团的控制权之后,又重组了东营地炼企业——山东中海石化有限公司,加之此前已经投资的中海沥青,已经形成中海油系。

  而中国化工集团虽然不掌握油源,但是旗下六家山东地炼企业也已经开始联合,目标就是统一采购和销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张耀堂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北京猎头职位
上海猎头职位
广州猎头职位
联系我们 | 金令牌猎头 | 法律声明 | 猎头服务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职业经理人周刊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微信:AirPnP   TEL:010-85885475
京ICP备05025905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09133号